楠木軒

建設精準醫保為民生福祉託底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綜合

凌波

日前,我市進一步完善大病保險制度,優化大病保險支付結構,提高大病保險合規費用報銷比例,降低醫療救助對象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取消封頂線,以多重舉措,梯次減輕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醫療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對此高度重視,持續健全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推進相關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在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就我市而言,醫療保障體系不斷髮展和完善,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網更細密、更結實,保基本、防大病、兜底線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截至2020年底,全市參保人數767.4萬人,户籍人口參保率為99.81%,困難羣眾資助參保率達100%。目前,我市已經構建起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大病保險為補充,醫療救助為託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羣眾利益,確保人民羣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增進民生福祉,助力共同富裕發揮着重要作用。

在一些地方或羣體,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一場大病消滅一箇中產家庭”——大病是不少家庭“致貧”“返貧”的直接原因。以前,由於缺乏全面有力的醫療保障制度,一些困難羣體在患病後無錢醫治,往往通過眾籌,甚至做出驚人之舉,來博關注、求同情、尋救助。顯然,治療大病,不能只靠老百姓以眾籌來博同情,而必須以制度的力量,築牢社會保障的安全網,讓人民羣眾面對疾病更能從容以對,安心治病。

這些年,國家在提高醫保待遇的同時,更加註重公平性,大力推進大病醫保制度,實施醫保精準保障,極大緩解了“看不起病”的問題。這次我市再度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將進一步減輕患病羣眾的負擔,讓更多羣眾受益。據悉,我市大病醫療保險制度運行7年來,累計補償總額近7.33億元,累計享受大病保險待遇8.89萬人,個人最高補償金額為177.73萬元,人均補償金額0.82萬元。醫療保障制度在實現全覆蓋的同時,實現精準救助。

對於某些特困羣體,大病保險報銷之後的負擔,仍可能是他們無法承受之重。實現特困羣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全覆蓋,是醫保精準扶貧的主要路徑。醫療救助可以發揮“定點”功能,更好地為少量特困羣體實施“精準救助”。今年7月起,我市進一步健全醫療救助兜底機制,推出高額醫療費用再化解政策,只要是醫療救助對象,不管患什麼病,合規醫療費用個人負擔部分3萬元封頂,加上去年起推出的罕見病用藥保障制度等,實現了對救助對象的精準保障。

事實上,醫保政策一直在不斷調整、完善中,但普惠民眾、託底民生,是其不變的基調。醫保制度既要照顧到參保人的需求,又要確保醫保基金不超花、花得好、花得精準有質量。從現實需求來看,目前我市已經實現了全民參保,但是,醫保制度碎片化、統籌層次低的問題較為突出,醫保基金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這就要求堅決堵牢損害醫保基金安全的“窟窿”,守好人民羣眾的“保命錢”“救命錢”,夯實醫療保障制度的底座。同時,促進各類醫療保障措施互補銜接,增強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的協同性,不斷提升管理能力,確保醫保制度高效運轉,進一步推進醫保精準保障。

全面小康不能沒有全民健康。今年5月,我市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2022年、2025年、2030年三個階段目標,為全市醫保制度改革指明瞭方向。根據這個《實施意見》,我市醫保改革的目標是,建立成熟定型、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形成整體智治、協同高效的現代化醫療保障體系,為參保人員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醫療保障服務,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障和健康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