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打破執政時間最長記錄就急流勇退了,圍繞誰接班的問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以及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展開了角逐。有一個人雖然沒有參加本屆首相繼任者的競選角逐,但他的表現卻比這三人還要“搶眼”,那就是日本防衞大臣河野太郎。
據環球網9月10日報道,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此前一天主辦紀念美日聯盟成立60週年研討會,河野太郎在研討會上不斷抹黑攻擊中國。他不僅宣稱中國對日本的安全構成威脅,還就釣魚島問題挑釁稱日本會“保衞領土的每一釐米”,“相信盟國也願意為釣魚島而戰”。
河野太郎的這一番反華表演“吃相難看”,連一些日本網友都十分反感,諷刺他想當首相“博關注”。大家都知道,河野太郎在美國智庫的研討會上大放厥詞,無非是以這種方式向美國表忠心,為下步當上日本首相作鋪墊。
在日本,要當好首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哄好國民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得到美國的肯定。安倍晉三之前,日本就曾創下了6年7換首相的記錄。即便是安倍本人,第一個任期還沒幹滿一年就被迫以“健康原因”辭職。
從安倍到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菅直人,他們下台的背後原因無不是因為尋求改善與華關係,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安倍在2012年再度執政後就學乖了,以釣魚島爭端為抓手挑起中日對抗,安倍也因此創下了執政時間最長記錄,而中日關係也因此冰封了6年,直到2018年安倍訪華再度開啓。
可以説,得美國者得日本首相。
隨着中美對抗的全面化,日本在美國圍堵、遏制中國打造的閉環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這個時候,日本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對於美國而言,它需要的不是一個對華友好的日本,而是一個能當它遏華戰略的急先鋒。不僅是在釣魚島問題上,還有經貿問題、南海、東海方向,美國都需要日本充當它的打手。
在這一點上,有志於當首相的河野太郎比誰都看的清楚。
河野太郎的父親河野洋平是著名的“友華派”,其本人在擔任日本內閣外相時的對華態度也較正面,但他改任防務相後便一改往日面目,屢屢在釣魚島問題上進行無理炒作,不僅聲稱釣魚島是“日本島嶼”,還乘坐飛機在空中視察釣魚島。
為了抵消和中國的軍力差距,河野太郎甚至遊説美國把釣魚島納入所謂《日美安保條約》。上個月河野太郎和美國防長埃斯珀會面時,埃斯珀就再次確認《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我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美軍艦在中國南海進行的演習,都可以看到日本的身影。
顯然,河野太郎在對華關係上的強硬態度,最符合美國預期。如此一來,就大大提高了他明年競選日本首相成功的可能性。但河野太郎讓他的美國主子滿意了,就一定能當上首相嗎?
安倍之所以在中日斷絕官方往來6年後,主動對華釋放善意,訪華以改善中日關係,就是因為日本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持續衰退的當下,日本經濟第二季度出現了戰後最嚴重的衰退。據日本內閣統計數據顯示,4-6月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為萎縮28.1%。這個時候,只有按下了經濟重啓鍵的中國才能幫助日本走出泥潭。
可以看到,三位首相候選人雖然一致認為日本在外交和安全上還是依賴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但對於與美國對立加深的中國的立場,他們基本上避而不談。這就表明,他們在重視與美國關係的同時,也不願意再次與中國交惡。否則,即便獲得了美國的支持,可不能重振日本經濟,一樣也做不久首相。
由此可見,河野太郎此時拿中國向美國納“投名狀”,以期當上日本首相,即便如願最終也得改弦更張,這就是形勢比人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