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並強調2020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措施、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再次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受到代表委員廣泛關注。
税費減免 企業負擔更輕了
2019年,我國實施了規模空前的減税降費政策。1月1日起,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税、個人所得税專項附加扣除政策;4月1日起,實施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降低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税税率,擴大進項税抵扣範圍;5月1日起,降低社會保險費率……一系列減税降費政策的漸次落地、效果疊加倍增,有力推動了税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在浙江義烏打工近10年後,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曲靖市團結村村民袁海波回到老家,創辦了一家勞務輸出企業,從農民工到創業者,對於這些年營商環境的變化他感觸頗深。
“現在創辦一家小微企業門檻低、手續簡,不到一天,就可以順利辦妥。”袁海波表示,吸引農民工回鄉創業,國家出台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税等優惠政策,一年能省下不少錢。
相比小微企業,製造業更需助力創新升級的“梯子”,很多代表委員認為這把“梯子”已經“搭”起來了。“我曾提出希望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支持眾創空間發展等建議,如今件件都有了迴音。”全國人大代表、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算了一筆賬,企業2019年享受留抵退税335萬元,優質的營商環境盤活了企業發展的春水,使得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之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税費優惠政策,用於支持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這些政策成效如何?企業有無“獲得感”?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秀林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大部分企業面臨復工難、原材料成本上漲、資金流斷裂、市場未打開等諸多困難。為了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税收優惠和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這些政策的出台,無疑是雪中送炭,為中小企業渡過難關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便利服務 辦税速度更快了
一年多來,税務部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改善税收營商環境。代表委員們普遍表示,辦税繳費流程更簡、時間更短、體驗更好、滿意度更高。
申領發票需要多少時間?“只需要幾分鐘。”兩會前夕,在參觀了辦税服務廳並觀看了浙江電子税務局、徵納溝通平台等線上平台的介紹演示後,全國人大代表、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黨委書記、首席合夥人胡少先心中有了答案。“優質便捷的辦税服務和貼心的税收宣傳輔導讓企業獲得了更多‘幸福感’。”胡少先表示,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好政策、好環境的支持,優質高效的納税服務讓企業發展信心更足。
在江西,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鎮市梨樹園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餘梅曾建議在社區增加自助辦税繳費設備便利社區居民。如今,她的建議已經變為現實。
“現在通過手機銀行、微信、社區自助辦税機等方式,都可以繳費,很方便。”餘梅表示,最後一公里打通了,真正實現百姓醫保繳費不出户,線上辦理輕鬆享,真是省錢又省事。
記者瞭解到,疫情發生以來,税務部門還先後分3批推出54項辦税繳費服務舉措,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推行“非接觸式”辦税繳費。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黎立璋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1至4月,企業能夠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彎道超車”和當地優質的營商環境分不開,税事網上辦、不接觸、有速度。
融資助產 税務機制更活了
公平、公正、可預期的税收營商環境是涵養企業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税務部門聚焦產業鏈中的斷點堵點,創新體制機制,推出助力企業穩崗拓崗、融資達產的實招硬招,為服務“六穩”“六保”大局貢獻税務力量。
“‘銀税互動’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誠信納税企業行穩致遠。”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達昌表示,建議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優化部門信息共享,營造更優營商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銀保監局局長劉峯告訴記者,目前,吉林省120家銀行主動對接納税信用評級B級以上小微企業9.3萬户,為有融資意願、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指導銀行機構用好税務機關推送的小微企業信息,創新設立“税易貸”“吉税貸”“易税貸”“税融通”等信貸產品,降低信貸調查和管理成本,增加信用貸款投放。
好機制不止於此。全國人大代表、德州市政協副主席馬傳先説:“税收數據服務大局前景光明、大有可為。”馬傳先分析,税收大數據覆蓋大企業與小業户,既權威準確又實時高效,是找準行業發展短板弱項的好招實招。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税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表示,產業鏈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環節梗阻,上下游企業都無法運轉。疫情之下,税務部門挖掘税收大數據資源,為復產企業提供產銷信息支撐,促成企業自行自願按市場化原則進行購銷對接,優化了我國營商環境,體現了服務型政府的應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