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想兩頭通吃?英國雖然宣佈“抵制”冬奧會,但卻給自己留了後路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綜合

特朗普和拜登等美國政客都不能夠接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的事實,不過特朗普相對於拜登來説更直接,明目張膽地挑釁中國,從各個方面對中國進行圍堵和壓制。

拜登的策略則有一些迂迴,也有一些猶豫不決,因為拜登知道直接跟中國對抗不會取得勝利,另外中國的經濟與美國經濟息息相關,美國經濟要想復甦以及向前發展,那就必須依靠中國,所以拜登才有了想打擊中國又下不了最後決心的矛盾表現。

不過在抵制北京冬奧會的這件事上,拜登的態度一直比較堅決。當然,他知道抵制北京冬奧會沒有充足的理由,所以又跟中國新疆的所謂“人權”問題扯上了關係。

英國瞞天過海

另外拜登覺得僅靠美國一家來抵制北京冬奧會,力量不足,也容易讓其他國家認為是美國挑事,所以美國大力拉攏盟友,最終導致在聯合國大會上有20個國家沒有簽署休戰協議。不簽署奧運會休戰協議的國家,自然包括了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日本等美國的鐵桿盟友,不過英國首相的表態極富幽默性。

約翰遜一方面表示,對北京冬奧會進行抵制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但是同時英國還要進行有限的“外交抵制”,所以不派官員或大臣參與冬奧會活動。

顯然約翰遜給英國非運動員人員在北京參加冬奧會留下了空間,因為約翰遜宣佈不派遣人到北京去,並不等同於在北京的英國工作人員不可以參加冬奧會,例如英國駐華使節就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

澳大利亞已經決定破罐子破摔

英國做這樣的決定,應該説,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得罪中國,與此同時,美國也説不出個所以然,英國能夠兩頭討好,英國這樣做顯然是為英國的利益考慮。

這兩年由於英國干涉中國內政,導致雙方關係並不友好,現在深陷疫情危機的英國,急需其他國家拉一把,因為已經脱離了歐盟,所以歐洲國家幫不上忙,美國自顧不暇,所以只能寄希望於中國。

雙方已經在前不久確認了將適時開展財經對話,為鞏固和加強經濟合作鋪路。所以這個時候,約翰遜顯然不會自毀前程。但是澳大利亞就不管這些了。

儘管澳大利亞因為和中國關係緊張,導致本國經濟發展嚴重受限,但澳大利亞已經鐵了心跟隨美國的步伐。

澳大利亞政府只管美國政府高不高興,不管本國人民幸不幸福,鐵礦石賣不掉沒關係,煤炭進不了中國也沒關係,只要莫里森進白宮的時候,不被趕出來就可以了。

加拿大也什麼都不在乎,特魯多覺得反正扣押孟晚舟三年已經得罪了中國,不妨再往前走一步,讓拜登高興,比讓加拿大人民和中國高興更重要。

部分參考信息來源: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