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體”育人,“播種”健康人生
近日,省教育廳、省體育局聯合發佈《關於加強中小學體育俱樂部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全省中小學普遍建立體育俱樂部——
以“體”育人,“播種”健康人生
■本報見習記者 王小亮
近日,省教育廳、省體育局聯合發佈《關於加強中小學體育俱樂部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到2023年全省中小學(含職業學校)普遍建立體育俱樂部,學生熟練掌握 1到2 項體育運動技能,實現“生生有項目、生生在團隊、生生愛運動”的以“體”育人目標。
《意見》列出制定體育俱樂部建設標準、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賽事體系、建立需求和供給雙向清單、加強供需對接、開展日常活動、拓展服務師資、探索積分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培養“一條龍”體系、加強體育文化傳播等9大重點任務,通過中小學體育俱樂部建設,引導我省中小學廣泛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雙減”背景下,《意見》的出台有哪些意義?我省在學校體育工作方面有什麼經驗做法?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為課後服務提供廣闊空間
《意見》提出,學校要立足體育俱樂部,利用週一至週五下午課後服務時間自主開展體育俱樂部活動,按照體育興趣和意向引導學生至少參加1個體育俱樂部,每週活動不少於1次,確保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5小時,幫助學生熟練掌握1到2項基本運動技能。
根據“雙減”和義務教育課後服務工作部署,我省各校充分利用人員、場地、資源等優勢,建立健全課後服務機制。此次《意見》的出台,無疑為各校開展課後服務提供了廣闊空間。
實際上,目前我省各校以體育俱樂部建設服務“雙減”已有積極的探索實踐。以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為例,足球作為該校的傳統項目,先後被授予江蘇省、南京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以足球俱樂部為抓手,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對學生進行專業足球訓練指導,做到了文化學習和體育訓練兩不誤。在市級層面,“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南京市充分發揮系統優勢,積極推進體育特色學校及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設,籌劃開展“教練員進校園”“冠軍進校園”等活動,為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
體育俱樂部建成後,如何保證師資需求?多年來,我省堅持實施“萬名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工程”,對全省4萬多名中小學體育專任教師進行全員輪訓。組織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進校園,加強學生課餘訓練和指導中小學體育教師提高專業技能,每年選派一批中小學優秀體育教師和高校體育管理幹部赴國外學習研修。2018年,出台《關於加強江蘇省體育美育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加快補齊體育專職教師結構性缺編短板。同年,會同省體育局印發《關於加強江蘇省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幼兒園和小學試點快樂體操、小籃球、趣味田徑、游泳等項目,進一步完善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
《意見》明確,學校要設立教練員崗位,優先招錄經培訓合格的退役運動員。各地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將共同組織體育專題業務年度培訓,促進學校體育教師、教練員業務水平提升。同時,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組織製作冠軍故事、運動技能、競賽規則等系列微課、慕課,上線“名師空中課堂”,免費向體育教師、學生、家長開放,提供高質量體育專題教育資源以及覆蓋各年級的體育學習資源。
為中小學生提供競技平台
徐州市泉山區奎園小學是全國首批足球特色教育試點學校。該校通過氛圍營造、體系構建、資源整合,先後組建起U9、U11男隊、女隊等4支專業足球隊,堅持每天開展足球訓練。目前,該校班班有球隊、人人都參與,學生自主設計隊名、隊徽,自己組織策劃足球比賽。該校還積極與徐州市體育局、體育運動學校開展聯合辦學,不斷引進優質足球教育資源,各支球隊在各類比賽中屢創佳績。
奎園小學的做法為我省各校建立青少年賽事體系提供了樣本。《意見》提出,圍繞全國青少年學生體育賽事,整合學校比賽、U系列比賽等各級各類青少年學生體育賽事,建立分學段、跨區域的四級青少年體育線上線下一體化賽事體系,形成覆蓋全體、層次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競賽格局,做到“天天有活動、週週有比賽、人人都參與”,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展示舞台和競技平台。
此前,我省已制訂年度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聯賽計劃,完善了“省長杯”校園足球賽事體系和競賽規程,拓展了小學階段比賽。2020年以來,我省共舉辦40餘項賽事,共註冊1000所大中小學會員單位和1.5萬名學生運動員;今年,超過200支代表隊、4000名校園足球運動員參賽,基本建成了賽會制和主客場賽制相結合的競賽體系。
另外,我省還打通體育運動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渠道,完善普通高校體育類對口單招制度。2021年,體育類對口單招錄取789人;另有102名省優秀運動員享受直接錄取專科院校政策,進入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就讀。
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賦能
為調動各方建設體育俱樂部的積極性,《意見》提出建立積分管理制度,省教育廳、省體育局聯合制訂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活動、訓練、比賽的積分標準,實施省、市、縣、校、班體育積分榜單制度,探索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模塊,納入中考體育平時成績。與此同時,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負責制訂體育積分換算規則,根據學生體育積分換算為帶隊教練、俱樂部、學校、各級教育和體育行政部門等各類考核中的相應分值,作為體育俱樂部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評比表彰的重要依據,納入體育傳統特色學校考評指標、學校綜合考評指標。
今年11月,省教育廳召開貫徹落實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實施意見新聞發佈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體系,推進初、高中體育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執行“過程評價+基礎知識+現場測試”的考試方式。中考體育成績權重由不低於中考成績總分的5%,到2025年提升至10%以上。
我省還積極健全省、市、縣(市、區)三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落實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干預、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大學畢業生體質健康等級證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公示等制度,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列為省人民政府對設區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考評的重要指標,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和文明校園建設指標。將各設區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納入省運會青少年部評比項目,強化各地黨委、政府對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重視。
強有力的評價機制有效促進了學校體育工作發展。2020年全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顯示,我省學生形態發育水平持續提高,爆發力、柔韌性、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下滑趨勢得到有效遏制,並呈現回升態勢。徐州市睢寧縣騎路小學堅持8年花樣跳繩,學生身體越來越好,精氣神越來越旺。去年該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顯示,學生近視率和肥胖率均為零,全校學生平均身高高於同齡人0.8釐米,今年這一數據已提高到1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