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國家二級運動員”下連後卻訓練“打蔫”,指導員春風化雨幫其提振信心——
“運動健將又回來了”
■房紹波 王崇嘉 解放軍報記者 張東盼
插圖:唐建平
初秋時節,魯中腹地,第80集團軍某旅組織一場新兵體能大比武。在5個課目的激烈比拼中,某連新兵王燚傑勇奪3塊獎牌,打破多項新兵訓練紀錄,成為全場焦點。
頒獎台上,王燚傑眼含熱淚發表獲獎感言:“沒有我的指導員戴磊,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台下,戴磊欣慰地笑了,思緒又回到了新兵下連的前一晚——
“新兵王燚傑,畢業於首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擅長短跑,在校期間獲得過多項榮譽。”那天晚上,戴磊翻看兵情錄,“國家二級運動員”幾個字映入眼簾時,他難掩欣喜,“這是個好苗子”!
果然,新兵下連後,第一次三公里摸底考核,王燚傑就展現出過人的實力,輕鬆奪得新兵體能考核第一名,贏得戰友們一片叫好。
然而,沒過多久,戴磊在一次體能訓練時意外發現,以往總在隊首領跑的王燚傑,越跑越靠後,有時甚至掉到了隊尾。
見王燚傑狀態不佳,班長王廣振忍不住催促:“王燚傑,加速往前趕!”王燚傑嘴上答應着,步子卻毫無變化。一連幾天,他的狀態都是如此,這讓戴磊感到十分不解。
“明明是體能尖子,為啥訓練不積極?”“下連時意氣風發,如今為啥無精打采?”帶着種種疑惑,戴磊將王燚傑叫到連部,細問緣由。然而,幾次談心,王燚傑的回答如出一轍:“指導員,我最近思想平穩,沒有任何問題。”
無奈之下,戴磊撥通了王燚傑新兵連主官的電話,試圖從他以往的表現中尋找突破口。新兵連主官告訴戴磊:“王燚傑不僅體能訓練成績優異,性格也積極樂觀,比較適應集體生活。”
戴磊又聯繫了王燚傑的父母,同樣沒能找到答案。找不到問題癥結,戴磊只好囑咐王廣振多關心關愛、加強幫帶。
此後一段時間,王燚傑訓練狀態有所改觀,落在隊尾的情況少了,但隊列行進、站崗執勤時走神的現象卻時有發生。戴磊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他深知,打開一個人的心結並非易事。
於是,戴磊利用工作之餘,多次走進班排宿舍,悉心瞭解王燚傑的過往經歷、興趣愛好,對他的一舉一動格外留心。得知王燚傑喜歡打籃球,戴磊每到週末就約他打球;王燚傑想家時,戴磊就陪他嘮家常、聊生活……一來二去,二人的關係越來越“鐵”,共同的話題也越來越多。
一個週末,一起打完籃球回連隊的路上,戴磊聊起最近展開的專業訓練,王燚傑猶豫再三,終於敞開了心扉。原來,入伍前,王燚傑曾參加過不少田徑賽事並屢屢獲獎,經歷過很多“高光時刻”。在新兵連時,憑藉過硬的身體素質,他很快從同批新兵中脱穎而出,成為數一數二的體能尖子。然而,隨着專業訓練逐漸展開,王燚傑發現,一個簡單的課目,很多戰友一天就能學會,自己苦練三天還沒入門。
巨大的反差和逐漸拉開的成績,讓王燚傑很受打擊,甚至產生自我懷疑。一次專業考核,王燚傑的成績排名在新兵中倒數第一。看到成績那一刻,他只覺得無地自容,戰友的安慰似乎也變成了嘲諷。
從出類拔萃的體能尖子到專業落後“吊車尾”,這一巨大反差給王燚傑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落差。連隊再組織體能訓練時,王燚傑不再像以前那樣自信地衝鋒,而是有意無意地落在戰友後面——他怕別人對比自己專業訓練“弱爆了”的表現,覺得自己是典型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王燚傑的傾訴,讓戴磊既驚訝又意外。他沒有想到,一個體能拔尖的“好苗子”,竟被這麼個理由“打蔫了”。
當晚,戴磊召集幾名班排骨幹,針對王燚傑的思想實際,集中深入研對策、定措施。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要讓王燚傑恢復往日神采,必須幫助他提振信心。
針對王燚傑專業訓練基礎薄弱的實際,戴磊指定專業訓練尖子對他實施一對一幫帶,利用課餘時間為他“加餐”,提高其自主學習、運用轉化能力。此外,戴磊還有意識地讓他積極參與人員管理、任務協調等工作,增強他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強化團隊協作意識。
那段時間,無論是在火熱的訓練場,還是在安靜的圖書室,大家總能看到王燚傑加班加點地學、爭分奪秒地練。休息期間,他主動申請加練,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找專業能力過硬的戰友請教、探討,直到弄懂為止。
如今,王燚傑的隨身筆記本已記錄到第二本,上面記滿了各種學習小妙招、操作小技巧。前陣子,他還被推薦擔任連隊體能訓練“小教員”,將自己在大學期間學習的一套成體系訓練方法傾囊相授,以科學高效的方式提升連隊體能訓練水平,帶領戰友們在新兵體能比武中取得佳績。
在近期連隊組織的評比活動中,王燚傑的專業成績在同批新兵中排名第二,獲評連隊“進步之星”。
跑道上,一個挺拔的身姿衝鋒在前;隊列中,一雙堅定的眼眸炯炯有神……看到王燚傑生龍活虎的狀態,戰友們不禁感慨:“運動健將又回來了!”
設計:方 漢
【親歷者説】
抽絲剝繭解“心結”
■第80集團軍某連指導員 戴 磊
官兵在訓練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些是身體原因造成的,有些則是受“心結”牽絆。“心結”具有隱蔽性,要找準癥結、抽絲剝繭解開,並不那麼容易。
初任指導員時,我自信地認為,只要多關心關愛,便一定能走進戰士的內心世界。但王燚傑的轉變過程讓我感到,“心病”還得“心藥”治,藥不對症就可能白費功夫。如今的新兵以“00後”為主,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獨特,要想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除了關心關愛,更要講究方式方法。
體察入微才能事半功倍。一名合格的帶兵人,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在尋根溯源上多花功夫、多下力氣。只有善於知心、秉持誠心、永葆愛心,從戰士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入手,抽絲剝繭找準戰士“心結”,就能找到突破口。
把問題找準、根源挖透,“心結”才能迎刃而解,戰士才會打消疑慮、放下包袱,慢慢敞開心扉。帶兵人只有打開戰士的心門、贏得戰士的信任,才能幫助其提振信心、突破自我,引導他們心無旁騖地投入火熱的練兵備戰實踐中去。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