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老人帶娃,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因為老人觀念落後,很多媽媽甚至表示,寧願不上班,也要自己帶娃,絕不讓老人插手!
但是往往撐不住現實壓力太大,不上班不現實,找保姆要花錢不説,還不安全,最合適的到頭來,還是要讓老人帶娃。
其實老人帶娃不一定真的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網上有這樣一位聰明奶奶就火了,正是因為她帶娃的方式:
奶奶在客廳擺放了一排鞋子,單雙方向都不一樣,孩子在瑜伽墊上練習跳躍,要按照鞋的方向跳,單隻就單腳跳,一雙鞋就雙腳跳。
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同時還能讓孩子多運動。
再看這個,奶奶在地上擺上套圈,帶着孩子練習單腳跳和雙腳跳,同時還能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
網友看完直呼:“這樣的奶奶給我來一打!”
老人帶娃確實有不少弊端:- 老人會更加溺愛孩子
相比於爸媽來説,老人的溺愛來得更加直接,哪怕是孩子犯了錯,老人都不會過多責備。《虎爸貓媽》中有這樣一幕:被嬌寵的孩子讓爺爺奶奶乖乖站着不動,爺爺奶奶就真的不動了。甚至還要爺爺奶奶下跪“請”自己起牀。媽媽想要稍微鍛鍊孩子,爺爺奶奶都要攔着。
- 老人觀念的落後
老人的帶娃觀念,多數都來源於經驗,然而很多經驗是不符合實際的。老人一般怎麼帶孩子?吃飽喝飽,要啥給啥,生怕孩子受傷,無論到哪都要陪着扶着。
比如很多孩子喜歡走馬路邊,但是老人卻不允許,因為孩子可能會摔到自己,但是這樣卻影響孩子的平衡力發展。並且老人還有個習慣,就是“甩鍋”,出了問題原因絕對不在孩子身上:
走路摔倒了是地面的問題;
孩子不願意吃飯是爸媽的問題,做飯難吃;
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是老師的問題,留的作業太難了。
……
長此以往,孩子就學會了推卸責任、逃避問題,甚至可能能會“長歪”。
不過老人帶娃還是有優勢的,而且很多是家長們做不到、學不來的:- 老人比年輕人更加有耐心
溺愛是一回事,老人的耐心也是家長們沒辦法比的。很多爸媽不願意自己帶娃,就是因為孩子太“難纏”了,但是老人就沒有這個顧慮,寶寶越是纏着他們,他們就越開心,帶娃可以填滿他們寂寞的養老生活。
- 老人比年輕人更加細心
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新聞?爸媽光顧着玩手機,寶寶走丟了都不知道。換成老人,這種問題很難出現。老人不習慣玩手機,在帶娃的時候多半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孩子身上,更加註意保護孩子,避免孩子出事。
家庭矛盾的根源的主要根源,多半是老人和子女的育兒觀念不和,因此想要協助老人更好的帶娃,爸爸媽媽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讓老人帶孩子學傳統文化
大多數老人的經歷,讓他們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而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中,還有很多是利於孩子成長的,比如説唐詩、三字經、二十四節氣和各種民俗故事等等。讓老人給孩子教這些傳統知識,不僅他們自己願意,也不會帶歪孩子。
家長們可以在家中常備一些唐詩宋詞之類的書籍,或者給老人和孩子準備一些磁帶、碟片。
這個小萌娃叫王恆屹,被稱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豐富的唐詩宋詞儲備糧,全是他奶奶教出來的。
- 讓老人給孩子做早教
爸媽們可以準備一些益智類玩具,比如拼圖、積木等等,讓老人帶着孩子一起做各種遊戲。甚至還可以準備一些氣球套圈,讓老人帶着孩子做適量的運動。
這些活動,既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也能幫助孩子開發大腦,同時也比較安全。
- 給老人上“育兒課”
老人的觀念是長期受到生活薰陶,“愚昧”並不是他們想的,只要加以科普,向他們傳遞新的、正確的育兒知識,就能夠讓他們改正過來。
可以推薦一些育兒類的節目、或者是專家直播給老人看,最好是視頻或者直播的形式,也可以收聽,避免老人用眼過多產生勞累感。
- 結語:
找對方法,“壞事”也能變好事,老人帶娃本來就是出於對家人的愛,做子女的既要體諒老人這份苦心,又要幫助老人尋找正確的帶娃方法,一家人其樂融融,矛盾也能得到解決。
今日話題:你家的老人是怎麼帶娃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討論。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髮育都在這裏。關注@羣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暢談家庭教育##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