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網站資料照片
原標題:中國“建設性介入”贏得阿富汗歡迎
錢 峯
在美國和北約部隊加快撤軍、阿富汗國內局勢動盪之際,第四次中阿巴三方外長對話日前成功舉行,為前景黯淡的阿富汗形勢注入新的積極動力。在這次《三方聯合聲明》以及中方“五點建議”和“四點合作設想”中,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不僅再度得到各方認可,而且堪為“建設性介入”周邊外交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這與某些動輒強調自我利益優先、強勢之時偏好軍事施壓而弱勢之際選擇“一撤了之”的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周邊無小事,周邊是首要,周邊更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盤。一直以來,中國不僅是世界上邊界線最長、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是周邊軍事強國最多、擁核鄰國最多、陸海糾紛最多的國家之一。現實情況表明,“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係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多年以前,“南亞不能亂、印巴不能戰、恐怖勢力不能肆虐”曾是中國南亞外交的核心要義。如今時代在變,在百年大變局下,中國外交的範式、方法和具體內容也會隨着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地區形勢的演變而調整變化,但確保深陷戰火40年的阿富汗不因美國和北約軍隊匆忙撤離、恐怖極端勢力藉機回潮而再度大亂,始終是中國對中亞及南亞外交的優先目標之一。
當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絕大多數週邊國家最大的鄰國,中國越來越有信心、有能力“建設性介入”熱點問題的解決,圍繞着管控地區矛盾、維護和平穩定提出更多中國倡議和中國方案。在筆者看來,這種外交範式是不干涉別國內政理念在新時代的繼承和發揚,有助於推動阿富汗局勢向符合阿及地區國家共同利益的方向發展。至少在阿富汗問題上,這種外交範式得到五點展現。
首先,始終將尊重主權與敏感關切作為“建設性介入”的前提。中方一直堅持“阿人主導、阿人所有”的根本原則,強調阿富汗屬於阿富汗人民,呼籲阿富汗和談各方共同探索符合自己國情的治理模式和發展道路。同時,中方明曉巴阿關係現存的現實問題,理解阿富汗形勢發展對於巴基斯坦的重要性。長期以來,築牢西部“安全屏障”、防止喀布爾出現一個對其敵視、被區內外其他大國利用的政府,始終是巴對阿富汗政策的核心。
為此,中方既高度讚賞巴方在促成多哈協議、推動開啓阿國內和談等方面的獨特作用,鼓勵巴方繼續發揮優勢,作出新的努力,同時呼籲阿方積極看待巴方的誠意和貢獻。不同於某些大國的“拉偏架”,中方立場不偏不倚、看法中立客觀,自然得到巴阿雙方歡迎。
其次,主動創造斡旋平台,鼓勵開展雙多邊對話。多哈協議達成至今,阿富汗和平和解進程因受種種干擾而進展緩慢,“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風險陡增,國際社會普遍擔心形勢可能再度扭轉。而某些大國一方面選擇以削減軍事、經濟援助對阿富汗政府施壓,另一方面試圖仍以強力迫使塔利班妥協讓步,讓局勢走向愈發混沌不清。
值此關鍵關口,中方在會談中明確提出願舉辦阿方內部對話並提供一切便利和支持,倡議增設阿富汗和平和解三方特使對話機制,就和談形勢具體推進步驟保持密切溝通,鼓勵阿富汗政府以更具吸引力、更具可行性的和談方案推動塔利班迴歸政治主流並相向而行,同時承諾與巴方和其他涉阿利益攸關方一道,加大勸和促談與斡旋調解力度,為和解與和平重建創造氛圍和環境。
第三,順應國際社會呼聲,響亮提出阿富汗政治框架建議。國際社會已經有人擔心阿富汗可能面臨塔利班武裝奪權,重演25年前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一幕,繼而再度淪為恐怖極端勢力温牀並引發區內外大國對抗。對此,中方重申阿富汗各方均應嚴格遵守安理會第2513號決議達成的國際共識,提出阿富汗的未來政治框架不能再走回頭路,應在廣泛包容各方的框架下,對內奉行温和穆斯林政策,堅定打擊恐怖主義,對外全方位推進和平外交,尤其是與鄰國友好相處,以促進區域合作與國家重建。
第四,倡導集體安全,着眼補足安全漏洞而非權力真空。一段時期以來,西方國家一些政客和輿論對無奈撤離阿富汗這一戰略要地心有不甘,渲染中國會藉機拓展地緣和安全影響力,填補撤軍後的“權力真空”。與此同時,面對阿富汗繼續動盪並可能外溢的安全狀況,一些鄰國對中國也寄予厚望。在阿富汗安全問題上,中方態度明確。一方面,着眼於阿自身反恐維穩能力不足的實際現狀,倡導集體安全,呼籲國際社會與地區國家傾力支持,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發揮更大作用,並鼓勵阿方及時與友鄰國家溝通合作,以共同形成助阿停火止暴、恢復和平的更大合力。另一方面,敦促美國履行應盡義務,實現有序、負責任的撤軍,防止阿安全局勢惡化,避免恐怖勢力回潮。
第五,倡導標本兼治,發揮中國優勢推進戰後重建。阿富汗戰亂始於上世紀70年代,經濟民生問題是迄今暴力難消的重要原因。中方提出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支持中巴經濟走廊合作向阿拓展,加強抗疫合作、擴大經貿往來、打造新的便民利民工程,表明在全力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中國願發揮在基建、通信技術、醫療、減災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阿富汗戰後重建工作,讓中國發展的紅利更好惠及鄰國,造福阿巴民眾。▲(作者是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