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崔珠珠
2月20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內部員工分享交流中表示,吉利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已經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方案,一為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90%是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是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二為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李書福稱正在制定的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是基於全球汽車產業變革及應用環境變化而形成的新計劃。這兩個計劃,既保留吉利在傳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又開拓純電動智能汽車新局面。
李書福在演講中表示,汽車產業革命已經開始“暴動”。而所謂的軟件定義汽車是行業的共識,是人類科技進步到了一個新高度的時代產物,現在大家都在這個方向努力尋求技術突破。但是對汽車工業而言,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所謂的新造車企業都很難跨越百年汽車產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比如:主動/被動安全技術、耐久性、舒適性、可靠性等各種性能指標保證能力,這些基本能力的形成需要時間的沉澱,非一日之功。
李書福認為軟件定義汽車,既適用電動汽車,也適用傳統汽車,傳統汽車也可以智能化。“傳統汽車與電動汽車還能共存相當長的時間,能源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時間,而且存在‘程度’拐點,到一定程度時,將會發生量變到質變的拐彎,這個拐點可能存在反覆。因此從傳統汽車向電動車過渡的進程中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動態調整期。”
李書福稱傳統汽車產業鏈是以機電一體化為核心的產業鏈,新汽車產業鏈是信息、通訊技術加機電一體化,形成了生態圈產業鏈。從這個意義上講,汽車公司正朝着軟件公司方向轉型,為了適應這些變化,吉利的軟件能力正在不斷加強。而OTA線上服務既是汽車增值收益的重要來源,也是消費者體驗不斷優化的技術解決方案。但是,他也表示軟件定義汽車的前提必須是軟硬件都具備無縫對接的能力,硬件的能力水平依然非常重要。軟件定義汽車就是要讓汽車可編程,使汽車更具靈活性、適應性、可塑性。
李書福認為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不會改變:那就是規模,最終全球汽車工業企業存活下來的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企業才能生存下來。汽車產業轉型與當年的手機產業轉型有着本質的區別,在汽車上運轉的軟件是量身定製的,每一輛真正的智能化汽車上運行的軟件必須個性化標定匹配,必須相互適配,絕對不能拿來就用。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的功能性能,標準軟件無法廣泛套用。
對於有觀點稱今天的世界汽車產業與當年的手機一樣,新造車勢力就是蘋果,傳統汽車公司就是諾基亞,新勢力造車一定是未來。李書福表示不同意前述觀點:“最終鹿死誰手還需要時間檢驗,希望大家要有點耐心,仔細觀看這部百年汽車變革劇,好戲還在後頭。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表面的張揚與熱鬧,而是厚積薄發與核心能力。”
而在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李書福稱吉利既要保持傳統核心能力的優勢,比如傳統機電能力優勢、傳統品質控制優勢、成本控制優勢等等,又要開創新的革命性優勢,比如,人機交互、無人駕駛、中央計算、換電充電基礎設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工業互聯等等。此外,他還稱吉利既要自我革命,更要聯合革命,要開放包容,合縱連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造產業鏈新優勢,擴大生態圈新朋友。
近來,吉利動作頻頻,不但和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還和富士康合資成立汽車代工企業,此外又與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FF)簽署框架合作協議。或因此有人士擔心吉利精力分散,怕影響吉利汽車自身發展,也有專家稱看不懂吉利的戰略。
李書福表示看不懂吉利的戰略也不奇怪,有些戰略具有多面性。“其實所有的新思維都存在這些問題,如果大家都一目瞭然,那就不叫新模式,既然是創新思想,那就不一定所有人都能看懂,我們也只是在探索。但是,無論局面有多麼複雜,我們必須堅持戰略穩健原則,在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框架下實現戰略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