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70年前他們帶着擔架奔赴朝鮮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綜合

  6月17日拍攝的吉林省集安市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萬鵬 攝

  新華社長春7月25日電(記者王帆、張博宇、周萬鵬)70年前,抗美援朝戰場硝煙瀰漫。穿梭於火線與後方之間的擔架隊員,為搶救志願軍戰士的生命立下了累累戰功。

  當年,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竟用一根扁擔俘虜了25名敵軍——如今,他的傳奇故事仍在當地廣為傳頌。

  清晨,30歲的曲貴琪來到吉林省集安市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一名機關幹部,她有時也會客串講解員,尤其是向參觀者講述太爺爺曲洪一帶着扁擔在朝鮮期間的英勇事蹟。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週年。集安是這場戰爭的重要後援地、前沿保障地。”曲貴琪説,“作為一名集安人,我深感自豪。太爺爺曲洪一,更是我們集安人的驕傲。”

  6月28日,曲貴琪在吉林省集安市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館觀看太爺爺曲洪一的事蹟簡介。新華社記者 周萬鵬 攝

  集安市位於長白山南麓、鴨綠江西畔,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座當時稱輯安、只有14萬人口的邊城,傾力支援戰場。其間,集安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戰鬥英雄經此渡江開赴戰場,也產生了不計其數的平民英雄——擔架隊員就是其中的代表。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1950年10月16日,一支團級作戰部隊從集安兵分兩路、飛速渡江,挺進朝鮮東線——這便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一渡”。當時的集安作為支援前線的前沿縣城,也迅速動員百姓成立了擔架隊,運送傷員。

  曲貴琪介紹,曲洪一當年已經54歲,自告奮勇報名參加擔架隊,但因年齡偏大被拒收。第二天,他又早早來到報名處,還是沒被批准。第三天,他在家索性剃光了頭髮和鬍子,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一些,再次趕到報名處。曲洪一一再堅持下,如願加入擔架隊,併成為集安第三擔架大隊隊長,作為首批出徵的擔架隊員,隨志願軍入朝。

  6月29日拍攝的鴨綠江畔的吉林省集安市城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萬鵬 攝

  “剛到朝鮮的第一個任務就遇到了難題。”曲貴琪介紹,1950年10月下旬,曲洪一奉命去前線將傷員運到朝鮮楚山醫院救治,到了楚山卻發現醫院已經轉移。為確保傷員生命安全,曲洪一決定帶隊連夜將傷員接回集安海關村救治。寒風刺骨,擔架隊員們一步一個腳印,腳磨出水泡,腿刮開口子,輪班倒換,歷時四天四夜步行330裏,終於將傷員安全送達。

  1950年10月30日夜,曲洪一帶領擔架隊趁着夜色趕赴戰場搶救傷員,行至楚山郡下水洞時,突然聽到前面有腳步聲和談話聲。“注意,有敵情!”曲洪一停住腳步,命令大家就地隱蔽。因有朝鮮語基礎,他判斷出這是一夥敵人,小聲囑咐大家聽口令見機行事,隨後握着扁擔埋伏在最前面。

  “繳槍不殺!”在敵人接近時曲洪一用朝鮮語大喊。他和隊友一起用端槍的姿勢舉起扁擔。25名敵人被突如其來的喊聲嚇呆了,沒來得及反抗就乖乖地束手就擒,當了俘虜。天亮後,敵人才發現將他們俘虜的竟然是由一箇中國老人帶領的擔架隊。

  曲貴琪説,後來太爺爺被記一等功,所在擔架隊也被授予“模範擔架隊”稱號。這根傳奇扁擔,更是成為珍貴文物,現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不僅有擔架隊。”集安市文聯主席楊海峯介紹,抗美援朝期間,集安舉全縣城之力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支前活動。僅在1951年,當地就出動戰勤修道工17萬個(1人1天為1個工)、民工6.6萬個、車伕工2萬餘個,先後組建了近萬人的擔架隊、運輸隊。

  草木再生,山河無恙。今年,為了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週年,集安在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景區專門投建了可播放《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音樂公路”等設施,並於7月18日開展了“抗美援朝第一渡”追憶活動。

  嘹亮的歌聲在美麗的邊城迴盪,鋼鐵意志之花在此刻重新綻放。參與活動的人們在鴨綠江畔追憶革命先烈的崢嶸歲月,久久不願離去。

  “先輩浴血奮戰換來的和平來之不易。”曲貴琪説,“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將永續傳承,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困難,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