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恐怖主義其實是現代社會各類矛盾集中的爆發點之一,雖然短時間尚不可能根除,但加強國際社會間反恐合作,尤其是消滅一些國家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應是一種最基本的要求
據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26日下午,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府卡拉奇發生一起恐怖襲擊。襲擊造成包括卡拉奇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和兩名教師在內的3名中國公民和1名當地司機遇難,1名中方教師受傷。一份現場監控錄像顯示,一名女子當時站在路邊,疑似是她待上述車輛靠近後引爆了炸彈,現場燃起大火,襲擊者當場身亡。事發後,巴基斯坦國內的恐怖組織“俾路支解放軍(BLA)”很快“認領”了這一襲擊。
↑監控畫面
早在2006年,巴基斯坦政府就宣佈取締該組織,2019年美國國務院也宣佈將該組織列為恐怖組織。這是該恐怖組織欠我們的又一筆血債。
為什麼説“又”?因為2018年11月襲擊中國駐卡拉奇總領館,2019年5月襲擊由中國企業建設的瓜達爾港明珠酒店,都是這個組織的“手筆”。只是那兩次在巴方警衞部隊的殊死抗擊下,襲擊者均被擊斃。雖然襲擊沒有造成中方人員傷亡,但是巴方的警衞部隊均有數人殉職和受傷。
隨後發生的事情更令人悲憤。2021年7月,一輛載有中方水電站職工的大巴車遭遇襲擊,車輛在爆炸後翻入山谷造成9名中國同胞在內的13人死亡,更多人受傷。雖然調查結論尚不明確,但是巴方認為這次襲擊系“俾路支解放軍”所為。同年8月,位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瓜達爾東灣快速路項目,一支載有中國人員的車隊遭遇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1名中方人員受輕傷,2名當地兒童死亡,多人受傷。此次襲擊系“俾路支解放軍”所為。
接二連三把襲擊矛頭指向中國,這個組織到底什麼來頭?
公開報道顯示,“俾路支解放軍”是巴基斯坦國內諸多陳年矛盾其中的一個,該組織以追求分裂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而單獨建國為目標,從上世紀50年代初就開始不斷進行各種恐怖活動,槍擊和爆炸是其慣用手法。
“俾路支問題”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一直反覆,1979年開始的阿富汗戰爭期間,大量的俾路支青年響應巴基斯坦政府的號召去阿富汗參加抗蘇游擊隊。蘇聯撤出阿富汗之後,這些俾路支青年手裏拿着各色的西方武器返回巴基斯坦,俾路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動盪。“9·11”之後,美國為了扶持阿富汗少數民族武裝反對阿富汗塔利班,大把金錢和武器撒向了阿富汗南部的俾路支族聚居區。巴基斯坦這一邊的動盪猶為加劇。
近年來,中國與巴基斯坦確立了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等重大計劃。中國企業前往巴基斯坦,協助當地啓動了交通、通信等多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幸的是,在分裂勢力還頗有市場的俾路支省,某種程度上中國人就成為了襲擊目標。“俾路支解放軍”襲擊中國人,目的是讓巴基斯坦官方感受到壓力,逼迫巴政府向其妥協。
最值得關注的是,或許因為工地、中資酒店等相關目標過於顯眼,且本身已被巴方嚴密警戒,襲擊恐難以得手,所以該組織從去年以來就明顯改變了襲擊手法,開始針對中方人員安全的薄弱環節出手——出行。這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
恐怖主義,是公認的人類社會毒瘤。形形色色的恐怖主義其實是現代社會各類矛盾集中的爆發點之一,雖然短時間尚不可能根除,但加強國際社會間反恐合作,尤其是消滅一些國家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應是一種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國際社會應該共同努力不懈的方向。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千里巖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