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波羅的海東岸小國立陶宛成了“反華急先鋒”,其外交部長宣佈立陶宛退出中國-中東歐“17+1”合作機制,並指責中國藉此“分裂”歐盟,呼籲歐盟成員國在“27+1”的框架下一致應對中國。
這樣的表演讓許多國人感覺莫名其妙,連一些西方反華媒體都露出“費解”的神情。立陶宛甘當跳樑小醜到底為哪般?
實際上,中立關係近些年一直處於下行區間。從出台將中國定義為“安全威脅”的《國家安全評估報告》,到終止中企投資克萊佩達港;從加入“清潔網絡計劃”,到猛炒涉港、涉台、涉疆議題,立陶宛與中國已經缺乏維持合作的基本政治基礎。今年2月,立陶宛主動降低參加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峯會的代表級別,被視為其“退羣”的前兆。如今預測成真,倒也不令人意外。
在筆者看來,作為並不相鄰的國家,立陶宛對中國的敵意有其深刻的外部結構根源與內部政治誘因。把握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更好對沖其上下翻飛產生的不利影響。
立陶宛是最先脱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與之相應,對美安全依附一直是立陶宛地緣戰略的核心要素:美國通過向立陶宛供給安全產品,換取立陶宛對其全球秩序的戰略配合。對於此類深陷地緣政治泥潭的中小國家,中國與其開展務實合作的前提是中美關係的基本穩定與良性競合。
如今,在中美戰略競爭的背景下,立陶宛開始配合美國,以誇張的對華打壓行動遞交投名狀。比如,去年美國政府公佈“清潔網絡計劃”的五項新內容,旨在將中國企業排擠出跨國供應鏈體系,立陶宛立即響應這一計劃,不僅簽署“5G安全聲明”,還限制立陶宛機場使用同方威視安檢設備。
再看內因。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始於經濟危機所開啓的“機會窗口”,但這也使部分中東歐國家脱離自身發展實際而對合作抱有過高預期。在投機心態下,一些國家將中國視為歐盟資金的短期替代品,忽視中國企業的正當投資需求。波羅的海國家在蘇聯解體後普遍選擇了“去工業化”路徑,致使自身經濟高度依賴北歐金融資本輸血。
就立陶宛來説,激光產業的一枝獨秀並不能掩蓋其製造業整體衰敗的事實,人口外流與本土就業低迷並存。“去工業化”的負面後果直接造成了立陶宛對華貿易失衡的結構性矛盾。2020年上台的“新執政聯盟”,認為真正改善民生困境不如打價值觀牌獲益大,因而強調立陶宛必須在西方與中國之間做出選擇。
説到底,立陶宛“退羣”是美國製造的“新-老”歐洲裂痕的顯現,但這不代表歐洲國家對華政策的整體轉變。換個角度看,立陶宛的離場有助於排除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內部干擾因素。找準癥結、精準施策,這或將成為把中歐跨區域多邊務實合作機制推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契機。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