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獲悉,困擾偃師商城遺址遺址保護近30年的“釘子户”問題日前悄然解決,該遺址東南角一處民房被拆除,騰出的地方“還”給了商城遺址考古工作站。
日前,偃師當地某自媒體曾發佈相關消息,稱3月9日上午,商城街道辦組織人員機械拆除位於塔莊橋北的停用建築物,為打通向東道路做準備,消息配有幾張正在拆除的民房照片。
記者注意到,這片位置恰巧位於偃師商城遺址的東南角。隨後,記者向一位在偃師商城遺址工作的考古隊員求證,對方回應稱,正在拆除,確有其事。
▲紅圈部分為被佔壓的遺址範圍
記者獲悉,這處停用建築物是一座廢棄的賓館,佔壓偃師商城遺址東南角近30年之久。“賓館的位置剛好位於一處城牆拐角處,影響了考古隊對城牆、護城壕以及附近的古代湖泊的勘探。”
▲拆除現場
記者瞭解到,偃師商城遺址是第一個商代都城,是目前夏商時期佈局結構最清楚的都城遺址。儘管遺址保護面積多達190萬平方米,但約三分之二的面積都被佔壓了,能進行考古工作的面積只佔三分之一。
為了進一步保護這處遺址,從2013年開始,偃師市就計劃搬遷遺址保護區內的村莊、電廠,穿過遺址保護內的國道也將進行改道。2019、2020年兩年共騰挪佔壓遺址的建築物42萬平方米,進入2021年至今,也已騰挪了13600平方米。
“考古是長期系統的工作,對遺址妥善加以保護是所有考古工作開展的前提,以前對遺址的蠶食、侵佔很嚴重,現在開始走回頭路了,知道保護了,我覺得是好事。”一位考古工作者告訴記者。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目前國內大多數遺址都存在被佔壓的問題,並非違章建築,而是在遺址被發現前就有民居存在,隨後才被公佈成文物保護單位。
▲偃師商城遺址平面圖
“因遺址被佔壓從而引發問題最典型的就是殷墟。”他介紹,2018年安陽警方通報的發生在殷墟的一些文物被盜案件,就是從佔壓遺址保護區的現代建築的內部進行盜掘,從外面也看不見。此外,佔壓的地方人們的日常生產活動也會對遺址產生破壞。
在他看來,偃師商城遺址保護區此次“釘子户”的拆除,對文物和遺址保護具有示範意義。
不過,目前在國內遺址保護領域,解決遺址被佔壓的問題依然困難重重。首先就是拆除建築物成本太高,並不是每個遺址具備成立大遺址公園的條件,經費是一大問題,不僅如此,有的遺址範圍劃的很大,執行起來數量太多,也很困難。
“現在普遍的做法就是不讓在遺址上再蓋新的建築,老建築有條件拆就拆,沒條件的只能擱置。”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