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運輸管理所,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駕培機構販賣的部分從業資格證由該所核發。新京報記者 吳小飛 攝
一張普通貨車的貨運上崗證,從微信下單到快遞到手只用了4天:“免培免考、一天拿證”“只需600塊錢”。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吉林省長春、梅河口等地,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的地下買賣猖獗,利益鏈條涉及中介、駕培機構,更有駕校人員在地方運管所辦公場所參與制證。
貨運上崗證又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要通過相關培訓考核流程才能申領。然而,在記者的調查中,一些地方卻花錢就能買到。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非法辦理的貨運上崗證,是如何獲得合法身份的?地下買賣的背後,又有着怎樣的利益鏈條?有沒有內鬼的參與?無疑值得深挖。
這篇調查也再次把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存在的合理性擺上了枱面。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從誕生起,就飽受爭議。
此前有業內人士曾指出,司機在獲得駕駛證後已能證明其駕駛能力,沒必要再進行一次資質審批。2019年,有人大代表在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議,希望取消貨車司機從業資格證,以減輕司機負擔。
為此,交通部也積極作出回應,宣佈自2021年3月1日起,不得再組織開展除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以外的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考試。改為按《貨運教學大綱》開展培訓並進行結業考核。駕駛員憑《結業證書》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從業資格證件。
但在具體執行層面,“考試”變“考核”依然換湯不換藥,這樣的考核不僅收費200元-300元,還要花費司機額外時間和精力。
那麼,在有駕駛證的情況下,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真的在現實中發揮作用了嗎?如果沒有,在清除非必要行政許可的大背景下,這類收費理當取消才是;如果有,確實對於提升司機素質,維護道路安全有一定作用,理當考慮從業資格證和駕駛證二證合一。
換言之,駕駛證的培訓中,加入《貨運教學大綱》的內容,讓司機一次性考過拿駕駛證就可上崗。
一直以來,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和駕駛證,分屬運管和交管兩個部門管理,這樣的多頭管理,給貨車司機羣體帶來很大負擔。他們不僅要兩次考核領證,還要分別到兩個部門進行年審,且年審時間不同;從業資格證還存在年審收費高、週期短、耗時長等問題。這都造成無謂的社會成本,有悖於放管服的改革方向。
也因此,在嚴厲打擊猖獗的運輸從業資格證地下買賣的同時,也要追溯問題的源頭。畢竟,正是因為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走形式的申領,才增加了司機上崗成本,也讓許多司機產生花錢省麻煩的心理,從而成為黑產滋生的土壤。
就此而言,繼續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放管服改革,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該合併合併,該取消取消,這不僅能給司機以最大便利,也是終結黑產的釜底抽薪之策。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國華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