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疑似停止上架新疆產品”,引發一些中國網民自發性的抵制行為。美媒評論稱,拜登政府簽署所謂“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等於給所有美國在華企業製造了一個“法律困境”:如果遵守這部新法,就意味着可能失去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龐大消費市場。而作為這部新法的依據,所謂新疆的“人權”問題,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這是很悲哀的事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少鵬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這説明美國資本缺乏獨立性。在一些美企被迫放棄參與新疆貿易的同時,27日,烏魯木齊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新疆口岸與歐洲的貿易正在增長:今年前11個月,新疆口岸與歐盟國家的外貿總額約為261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0%。
2021年12月29日,杭州山姆會員店(江干店)大批市民正在排隊退卡。圖源/人民視覺
家樂福推出“新疆好物節”
據《華爾街日報》28日報道,沃爾瑪成為最新一家因“涉疆業務處理方式”引發輿論風波的西方公司。因為之前有網友發文稱,沃爾瑪已停止在中國的沃爾瑪和山姆會員店上架來自新疆的產品,於是有微博用户指責沃爾瑪“吃中國的飯還打中國的臉”,一些網友表示將退掉山姆會員卡,還有人説將抵制沃爾瑪旗下商店。據報道,在廈門、杭州和寧波等多個城市出現了山姆會員退卡潮。
截至本報昨晚發稿時,沃爾瑪尚未對此作出正式回應。29日,《環球時報》駐上海記者在上海一家山姆店觀察發現,店內的蜜瓜和提子產地均非新疆,所售的3個紅棗商品中,也沒有新疆紅棗。在被問及什麼時候會有新疆紅棗時,工作人員稱不清楚。此前,北京一家山姆會員店的銷售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新疆葡萄乾自今年5月以來一直沒有上架。不過29日在北京一家沃爾瑪超市,《環球時報》記者發現了有售產自新疆哈密市的“北緯28度”甜瓜。
25歲的陳渺是重慶語言培訓中心的一名教師,29日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看到有關沃爾瑪山姆會員店下架新疆相關產品的報道後,她計劃暫停已經用了5年的會員資格。“這讓我想起上一次某些外國公司抵制新疆棉花的事件,這是美國單方面打壓中國經濟的又一個典型例子”。她表示,她甚至不考慮將來有一天會恢復會員資格,因為這家連鎖零售商“可以被其他許多超市取代”。
上海一名姓鄭的鋼材老闆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他已經退了山姆會員,“他們拒絕新疆,我就拒絕他。我是前幾天退的,當時有一排人都在退卡。本着愛國的情懷,以後我去都不會去了。即使山姆店道歉或者重新上架新疆產品,我也不去”。他説,外國企業要來中國賺錢“就要老老實實地遵守中國的規矩”。
《華爾街日報》29日稱,中國是沃爾瑪國際擴張戰略的一個關鍵支柱,也是最近一個季度沃爾瑪國際銷售的一個亮點。沃爾瑪的最新年報顯示,中國已有434家沃爾瑪賣場和山姆會員店,這使得中國成為按零售面積計算沃爾瑪的第二大國際市場,僅次於墨西哥。自從沃爾瑪停止上架新疆產品的行為在網上引起關注以來,眾多競爭對手開始趁機搶佔中國市場。最引人注目的是,家樂福近日推出了“新疆好物節”,並在官方微博發佈了9張上架的蘋果、核桃、棉襪和毛巾的照片,上面亮黃色的標籤寫着:“我來自新疆。”
新疆口岸對歐盟貿易猛增
12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使之正式成為法律,該法禁止美國進口所有來自新疆的產品,除非公司能證明這些產品“與強迫勞動無關”。美國政治新聞網稱,該法實際上是對所有來自新疆的產品與“強迫勞動”的聯繫進行了“有罪推定”。此前,美國主要公司及其強大的貿易團體一起在國會進行遊説活動,將該法案的通過推遲了一年多,但國會最後還是通過。美國進出口商協會會長蘭尼説:“國會下了重拳。所以這更多的是一個執法環境,而不是一個知情的合規環境。”
美國媒體稱,該法使一大批美國企業陷入兩難境地。美國國務院前反人口販賣大使里士滿稱,“如果所有的美國企業撤出新疆,那裏的維吾爾人將會陷入貧困,將會出現潛在的人道主義危機”。
此前,芯片供應商英特爾在給其供應商的一封公開信中要求他們“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的勞工、採購產品或服務”。在引發中國輿論的大量質疑後,英特爾發表了道歉聲明稱“尊重該問題在中國的敏感性”,“對給中國客户、合作伙伴和公眾帶來的困擾,我們深表歉意”,但聲明仍強調公司要“確保遵守美國法律”。
美國“市場觀察”網28日稱,鑑於新疆地區在服裝、電子產品和太陽能電池板供應鏈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國行業組織和協會已經表達了對該法案將使企業陷入困境的擔憂,而太陽能電池板是拜登政府實現減少碳排放目標的關鍵產品,45%的多晶硅在新疆生產。
與此同時,烏魯木齊海關27日發表的數據顯示,中歐班列助推了新疆口岸對歐盟貿易的增長,其中一大亮點就是清潔能源相關設備及產品出口,今年前11個月新疆口岸對歐盟出口的風力發電機組同比增長219.2%;太陽能電池同比增長28.1%;鋰離子蓄電池同比增長31.3%。香港《南華早報》29日評論稱,中國在應對日益敵對的全球環境時表現出了韌性。
可口可樂、耐克和蘋果都在遊説政府制定新規
在中國有7萬多家美國企業,其中95%是盈利的。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數據,超過80%的會員希望留在中國發展。《紐約時報》指出,包括可口可樂、耐克和蘋果在內的美國公司都在遊説國會和政府制定新規,以減輕它們的供應鏈負擔。許多美國公司正試圖在遵守美國法律、維護有序的供應鏈和不與中國公眾輿論發生衝突之間取得平衡。也有美國官員在法案通過前曾表示過憂慮,認為新疆地區產出了世界上1/5的棉花,還是一系列關鍵組件的主要產地,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創40年新高之時,此舉將加劇通貨膨脹。
美國《福布斯》雜誌稱,“脱鈎”成為美中關係的熱詞,美國的供應鏈市場在重新調整,但這是一種緩慢的重新調整,沒有人預測這是一種長期趨勢,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仍將是美國供應鏈的一部分。
董少鵬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美國商業和資本跟隨美國政府,因為毫無依據的指責而下架中國產品,這是很悲哀的事情。他説:“可能中國市場有一定的包容性,有些事過去就過去了。但如果外國品牌總是與中國消費者的感情和原則對着幹,那麼這些事情累積起來就會對他們在中國的業務造成巨大影響。”
有消息稱,美國在強迫本國公司斷絕新疆貿易的同時,還煽動其盟友一起幹。據《日本時報》29日報道,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將從2022財年起啓動對主要供應商“是否存在侵犯人權行為”的檢查。報道稱,該公司計劃每年調查其在日本和海外的40-50家主要供應商,檢查他們是否與“強迫勞動”和童工等行為有關,並將根據調查結果考慮“嚴厲後果”,比如終止業務交易等。▲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 日 本報記者 陳青青 戚席佳 謝 雋 任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