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式軍演,台灣經濟到底能撐多少天?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最近王朔出版了一本新書,這位口無遮攔的作家以前的一些言論也重新被翻了出來,比如説台灣,他的意思是,“台灣你根本不用打,打他幹嘛啊,灣灣那幫雞賊,你就宣佈台灣海峽是戰區,你都不用去。”
前段時間,有艘美國航母在日本附近繞起了圈。
自七月底駛離菲律賓某港口後,里根號航母打擊羣就開始一路向北。尤其是在竄訪結束、“圍島”開始之後,他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開足馬力向太平洋和日本方向轉進。
具體的原因嗎,當然是要“避免招致戰略誤判”。
自從8月2日起,咱們就宣佈將在台灣周邊劃了四片海域和空域進行軍事演訓,除了海空合訓、遠火射擊,甚至還發射了好幾枚常規彈道導彈,威懾力度堪稱幾十年來頭一次。
現在的情況是,天上有J20、海里有056,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專打航母的DF17,戰略誤判、擦槍走火那事真就太大了。
里根號好不容易調轉了航向,咱們又宣佈將演訓時間延長。原定於8月7日結束,結果8號還在搞、9號也沒停,逼得沒辦法了,於是不得不又一次掉頭向北。
其實這樣的反應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就拿前幾年亮相的DF17來説,這玩意不光能打出漂亮的錢學森彈道,甚至還能通過末端機動繞過攔截,並以20馬赫的超音速突防,打擊效果相當突出。
有美國智庫做過兵棋推演,他們發現在全部的22輪推演中,中國導彈能在一個月內擊沉美日超過一半的水面艦艇,並摧毀超過900架美軍飛機。
大國衝突誰也玩不起,那麼新的問題就來了:在美日韓已經確定不願意、也不能像上世紀末那樣介入台海的前提下,台灣能在海陸空的全面封鎖下堅持幾天?
考慮到寶島的地理位置,他們首先應該擔心的是能源供應。
比如在8月4日當天,台灣人就發現天然氣儲量日漸告急。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台灣尚未與周邊地區建立起穩定傳輸的天然氣管道,因此島上的天然氣只能依靠進口的LNG,只能靠LNG運輸船走海路進港。
你想啊,現在連美國的航母都進不來,手無寸鐵的運氣船就更沒戲了。
總之按照部分專家和機構的預計,只要封鎖的時間超過10天,島上的天然氣儲備就要告急;到時候不光化工廠沒原料用,日常的做飯、洗澡和燒熱水可能都會受影響。
連儲量尚存的天然氣都要靠進口,那本就不多的石油和已經挖光的煤炭就更別提了。
以石油為例,2021年台灣的原油進口量約為3805萬噸,進口依賴度超過95%。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主要從中東買油,後來又在美國的各種“威逼利誘”下,慢慢提高了美國原油的進口比重。
不過台灣的石油化工業比較發達,所以原油儲備能堅持的時間比較久,大概是在146天左右。
説完了石油,再看看煤炭。
自2000年最後一座煤礦關閉起,島上的煤炭消費就只能依靠進口了。整個2021年,台灣省的進口煤炭總量高達6600萬噸,其中一大半來自於澳大利亞和印尼,佔比分別為54%和24%。
買這麼多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來幹嘛呢?最主要的一個用途就是發電。
本來呢,台灣也不是沒嘗試過改善能源結構、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不過由於技術和產能的限制,島上的風電、水電發電量不僅有限、電價還高,因此一直沒能獲得大規模的發展。
風能和水力發電不給力,那搞搞低耗高效的核電站行不行呢?答案也是不行。
前些年為了反對核電,一堆台灣環保人士不是搞過聲勢浩大的“用愛發電”嗎?這路也被阻斷了。
所以這麼多年搞下來,台灣的電力供應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老路上,目前有83%的發電量來自於火力發電,而火力發電的主要燃料就是煤炭和天然氣,對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來説,這樣的發電結構顯然既不健康、也不安全。
假如封鎖的時間再長一點呢?那島上的糧食就該不夠吃了。
單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台灣省位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高温多雨、冬季也能保證氣候的温暖濕潤,因此作物的生長週期很短,部分地區的水稻甚至能一年三熟,很適合發展農業。
台灣也曾經憑藉着不到1/3的平原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充足的稻米供應不光維持了低廉的物價,還通過出口賺取了不菲的收入,支撐起了非農部門的迅速發展。
不過從上世紀8、90年代起,承接了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寶島迅速開始了工業化。
隨着製造業的不斷崛起,大量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入城市,最終幫助四小龍之一的台灣實現了進一步的經濟騰飛。
不過這也有代價,本來發達的農業逐漸變得蕭條,島上的糧食自給率也不斷下降。
等到了2020年,台灣省的糧食自給率已經跌到了31.75%。在這一年裏,島上進口的穀物+薯類總量接近800萬噸,如果加上大豆和花生這些油料作物,那麼進口總量直逼1000萬噸大關。
除了稻米能勉強維持自給外,島上的其他主糧和飼料的進口依賴程度都十分誇張,其中玉米的進口比例為60%,小麥的進口比例為75%,大豆的進口比例更是高達100%。
這些民生產品真運不進來,那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還真不好説。
除了能源和糧食外,台灣省的經濟結構也比較脆弱。
整個2021年,台灣省出口規模突破4464.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名義GDP為7747.93億美元,出口/GDP佔比高達57.6%。
而這裏面最大的貢獻者,就是中國大陸和香港。
這就不得不説一個重要的經貿合作——ECFA,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實施開始,兩岸的經貿往來就日益頻繁。整個2021年,大陸從台灣“買”16145億的各類商品,反過來卻只能“賣”過去5062億的各類上游原材料。
台灣光跟大陸的貿易順差就超過一萬億人民幣,而其總GDP不到五萬億,憑藉着各種便利的“互惠”條件,台灣省製造業的日子過得很滋潤。
整個2021年,就有八家台企殺進了世界500強榜單。除了兩家搞金融的公司之外,剩下的六家全部都是製造業巨頭,做芯片的台積電、組裝手機的富士康、還有做電腦的和碩和仁寶等等。
這些公司在很多地方開設工廠,推行日本的雁陣模式,即在台企中台灣人位於領頭雁位置,而其他地區的員工位於跟隨的位置,不只是在薪資分配上處於下風,而且在企業的利潤分配上不佔優勢,所以過去這二十來年,台灣人在跟大陸的經貿交往中獲益頗多。
最典型的比如富士康和台積電,對外出口帶來的收入不僅拉動了經濟,也帶動了島上的消費。
像台積電,先進的半導體技術不僅帶來了誇張的產業紅利,甚至為生育率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整個2021年,台積電員工生的寶寶在島內佔比高達1.7%。
不過最近幾年,除半導體之外的製造業台企都受到了來自大陸同行的巨大沖擊。
從光學鏡頭到電腦、面板到PCB,大陸品牌的替代效應越發明顯,就連一直叫囂自己在“給大陸飯吃”的富士康,也親手扶持起了立訊精密這個死對頭。
更要命的是,隨着能源、糧食的供應告急,高度依賴原材料和電力的台企製造業也會遇到問題。生產叫停、貨運停滯,體量再大的工廠也會陷入困頓之中。
如果鎖島的時間夠久,那台灣的老百姓是最倒黴的,通貨膨脹基本無力控制,多年積累的財富難免受損,至於這到底是籌碼還是軟肋,就要看大人物的鬥爭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