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通政務信息共享的“毛細血管”

  企業開辦準營、新生兒出生、扶殘助困、二手房轉移登記……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政務服務升級版的指導意見》,提出在2022年年底前實現5項企業政務服務和8項個人政務服務一次辦,並在2025年年底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

  過去,由於辦理一些政務服務事項需要材料較多、不同部門之間系統未銜接、企業和個人對申辦流程不熟悉等原因,一件事需要幾次辦成的情況並不少見。面對優化營商環境、“讓數據多跑路”的要求,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成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必然要求。

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通政務信息共享的“毛細血管”

  以人生第一站“出生”為例,新生兒出生需要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新生兒落户、醫保參保登記和社保卡申領等事項。對需要辦理這些事項的新生兒父母來説,孩子出生以後產婦護理、嬰兒照料本就忙得焦頭爛額,如果這些政務服務需要幾次跑動才能辦成,無疑會牽扯他們的精力,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辦事成本。儘可能簡化程序,切實享受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成就,是不少新生兒父母的美好期待。

  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兩個“一”字的要求並不簡單。從普通人生活的實際需求出發,建立對接不同職能部門的系統,實現多個事項“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網辦理”。對於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政務服務事項,要實現企業和羣眾辦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轉變。把多個部門相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和羣眾視角的“一件事”,視角變了流程才會跟着變,辦事過程中的堵點難點才會打通。

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通政務信息共享的“毛細血管”

  有關部門此前介紹,“掌上辦”“最多跑一次”在全國已經廣泛實踐,“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深入推進;近90%的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諾時限壓縮了一半以上。很多此前要求公民必須本人上門辦理的業務,實現網上受理、遠程審核,政務服務“24小時在線”,充分發揮了“數字中國”的力量。

  在感受政務服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成果的同時,各地區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系統對接深度不夠,數據共享難,不同地區集成化辦理服務的名稱、標準、規則不一致等問題。對於政府部門來説,尤其要打通政務信息共享的“毛細血管”,推進系統互聯互通、數據按需共享應用,時刻適應技術迭代,為“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開更多可能。

  (文丨王鐘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1 字。

轉載請註明: 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打通政務信息共享的“毛細血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