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美國、蘇丹、以色列23日發表聯合聲明,三國領導人同意蘇丹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將蘇丹從美方“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移除。媒體披露蘇以兩國可能在11月3日美國大選前宣佈建交。
分析人士指出,繼阿聯酋和巴林之後,美國拉蘇丹與以色列建交,最直接目的是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前為總統特朗普“再刷一波外交業績”。與此同時,美國主導的“反伊朗同盟”將進一步擴展,這讓中東“陣營化”趨勢更加明顯,可能會給地區穩定添加更多風險。
10月3日,蘇丹過渡政府與反政府武裝在南蘇丹首都朱巴簽署最終和平協議,以結束長達17年的敵對狀態。(新華社發,戴尼斯攝)
蘇丹:局勢脆弱 急需“輸血”
蘇丹主權委員會23日在一份聲明中説,美國將蘇丹從“支恐國家”名單中移除,是“蘇丹人民在恢復尊嚴鬥爭中取得的勝利”,將對蘇丹政治、經濟、對外關係等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政府1993年將蘇丹列入“支恐國家”名單。《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和蘇丹自2018年以來一直就“除名”問題進行討論。特別是去年4月蘇丹巴希爾政府被推翻、過渡政府上台後,美蘇官員多有互訪,近幾個月加快了談判進程。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持續的內部衝突、政治動盪以及新冠疫情肆虐,蘇丹正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以撮合蘇丹與以色列建交為目的宣佈決定為蘇丹“摘帽”並附加經濟援助,對蘇丹來説正好可解燃眉之急。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除了“支恐”除名外,美國還計劃向蘇丹提供3億美元經濟援助、30億美元債務減免和投資、40萬噸小麥以緩解其糧食短缺等。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所長牛新春説,蘇丹國內政治經濟形勢較為脆弱,渴望恢復與國際社會的正常接觸,自身迫切希望擺脱“支恐”名單。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也指出,因長期受美國製裁,蘇丹經濟困難,目前更是在困境中苦苦掙扎,過渡政府急需“輸血”。
9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拍攝的以色列與阿聯酋和巴林關係正常化協議簽署儀式。(新華社發,沈霆攝)
美國:製造大選“十月驚奇”
特朗普19日在社交媒體上説,在收到蘇丹向美國的恐怖主義受害者及其家屬支付的賠償款後,美方將把蘇丹從“支恐國家”名單中移除。白宮23日表示,蘇丹過渡政府已於22日將3.35億美元賠償款轉至為美國的恐怖主義受害者及其家屬開設的第三方賬户。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以賠償換“摘標籤”只是表面上的“交易”。在臨近大選之際,特朗普政府推動蘇以實現關係正常化意在用更多的“外交勝利”討取更多猶太裔選民的支持。
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説,推動蘇丹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是“特朗普現在助選的一個重要外交手筆”。
孫德剛也認為,在主要民調顯示支持率落後於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情況下,特朗普試圖藉此舉在大選前製造“十月驚奇”以扭轉選情。
6月30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右)與到訪的美國伊朗問題特別代表布賴恩·胡克舉行會談,雙方呼籲聯合國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新華社/基尼圖片社)
中東格局再添變數
分析人士認為,相比阿聯酋和巴林,蘇丹與以色列“突擊建交”存在多重障礙,難度不小。目前,一些蘇丹民間力量認為,建交問題已超出過渡政府的授權範圍。此外,就蘇以建交問題,蘇丹國內仍存分歧,也面臨民意壓力。最新民調顯示,只有13%的蘇丹人同意與以色列恢復關係正常化,而反對者高達79%。
《紐約時報》刊文指出,蘇丹過渡政府左右為難,既希望儘快撕去“支恐”標籤,以提振其搖搖欲墜的經濟,又擔心承認以色列會導致國內政治動盪。
在地區局勢方面,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的中東政策正進一步加劇阿拉伯各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立場分歧,巴以問題邊緣化和中東局勢焦點轉移的趨勢越發明顯。牛新春説,伊朗問題在中東政治中的排序上升。對外經貿大學海灣研究中心主任丁隆也指出,未來中東以“親伊朗、反伊朗”“親美、反美”為標準劃分的陣營恐將更加清晰。
分析人士還表示,巴希爾政府時期,蘇丹與伊朗保持牢固關係。蘇以一旦建交,伊朗在地區可迴旋的戰略空間將進一步遭受擠壓,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或將產生更多變數。
(新華社)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