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文章:重啓美國與東南亞關係面臨挑戰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10日發表了題為《重啓美國-東南亞關係的挑戰》的文章,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文章認為,如果美國比東南亞國家更希望展開接觸,或者如果華盛頓認為自己可以在不必特別努力的情況下輕鬆重返該地區的話,那麼跨太平洋關係將會難以維持。華盛頓和東南亞的領導人都需要管控自己和對方的期望,以便使合作能夠運轉起來。全文摘編如下:

在特朗普政府執政4年後,東南亞國家中存在擔憂美國缺乏承諾和遺棄該地區的情緒。從該地區的視角來看,華盛頓——包括近年的歷屆政府——嘴上説得天花亂墜,但在緊要關頭卻幾乎拿不出什麼實際好處。小布什政府似乎不太關心東南亞,除非關係到反恐。奧巴馬政府曾熱烈談論“再平衡”。

特朗普讓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確認了美國對東南亞承諾的缺失。美國仍然惹人注目地缺席最近達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對該協定保持沉默。這些觀感對華盛頓及其在東南亞的長期合作並不公平,但卻是拜登政府在尋求恢復地區關係和多邊主義時必須走過的部分場景。

東南亞缺乏主動性

希望與美國建立更加牢固和連貫關係的東南亞國家應該警惕這樣一個事實: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對多邊接觸的強調意味着華盛頓希望他人的主動參與。拜登政府申明的優先事項是控制美國境內的新冠疫情及其影響,華盛頓也許一開始會希望支持亞洲夥伴和盟友的倡議,而不是堅持領導它們。這些情況將為該地區國家提供更多加強與美國關係的機會,但這意味着它們應該隨時準備推進合作,而不是依賴華盛頓的領導。

在新的時代,如果該地區國家在接觸努力方面不夠積極主動,認為華盛頓將承擔合作的全部責任,那麼夥伴關係可能難以維持。成功的地區合作需要主動參與——即便是較小參與者的主動參與,而不只是經過要求才行動。

美國與東南亞夥伴之間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的合作不會僅僅因為拜登政府希望這樣,以及該地區存在某種與華盛頓接觸的願望才會出現。歷史上有過各種協作努力,在那些努力中,集體行動問題和相互衝突的關切壓倒了最美好的願望。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引起的不信任,使東南亞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化並無法輕易得到化解。

“重新建設更好的”跨太平洋協作關係(套用拜登的競選口號)的努力需要耐心、政治意願和風險偏好,前提是清楚地瞭解彼此期望的侷限性。這些條件將提供有關如何恢復東南亞-美國合作——不只是出席地區會議、作出冠冕當堂的表態以及在爭議水域執行航行自由行動——的艱難對話的基礎。如果華盛頓和東南亞國家的領導人不能充分了解這些現實,那麼在更具實質性和多邊性的基礎上與東南亞重新接觸、恢復關係以及打造新的合作領域將是困難的。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7 字。

轉載請註明: 澳媒文章:重啓美國與東南亞關係面臨挑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