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20世紀即將結束,風雲變化中有國家不斷崛起,也有蘇維埃的轟然倒塌,黯然落幕。
冬季的凜冽伴隨着風雪,不少俄羅斯家庭圍坐火爐旁,不斷添上柴火取暖,彷彿一切都那麼平靜祥和......
但這些都只是表象下的寧靜而已,假如1999年的俄羅斯有頭條,那世紀之交當天的熱搜恐怕會被這兩個詞條霸榜
#葉利欽提前宣佈退休,主動辭職#
#年輕的普京入職總統#
當天晚上,新世紀的鐘聲敲響時,手握大權葉利欽照例宣講新年賀詞,隨後卻突然宣佈兩件重磅消息;先是主動辭職提前退休,之後又指定普京為總統接任者。
葉利欽辭職的理由很簡單:“68歲的我年事已高,而俄羅斯卻需要一個精力旺盛、身體強壯的年輕人,才能恢復往日輝煌,而47歲的普京,他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真正的原因真的這麼簡單嗎?當然不是。
首先,葉利欽的健康水平確實不容樂觀,68歲的他精力並不充沛,再加上繁多的國家事務,令一向身體欠佳的他心力交瘁。
被健康狀況困擾的葉利欽,長期缺少睡眠又喜好酗酒,這又給身體造成了極大負擔;不僅患有多項肝臟疾病,還因為心臟病發作多次住院,1996年不得不接受心臟搭橋手術。
手術完成後,葉利欽安心休養一年,體重恢復後開玩笑道:“我的心臟就像是個隨時會響的鬧鐘。”
儘管此次手術進行十分的順利,但葉利欽身體狀況依舊沒能得到改善,經常住院治療十天半個月。以他的健康狀況而言,確實難以支撐國家機器這個龐然大物的運行,他已經沒有太多精力去處理事務了。
葉利欽的主動辭職,固然有身體健康因素在其中,但最主要的原因卻與健康無關。
對普京而言,葉利欽留下的是一個經濟嚴重下滑、恐怖分子盛行、矛盾激烈的爛攤子;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與葉利欽的休克療法有很大的關係。
什麼是“休克療法”呢?簡單來説,可以理解為將公有資源直接分配給個人或組織,以此來提高個人生產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也就是徹底的私有化,完全依靠市場的調節。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看上去繼承了大部分遺產,但僵化的企業卻無法有效促進經濟發展,而且工業結構也很不平衡,落後的輕工業使得生活物資大面積短缺;加上1200億美元的外債,一萬億盧布內債,這些都令葉利欽十分煩惱。
1992年,在蓋達爾的提議下,葉利欽專程請來美國人薩克斯,來實行“休克療法”。蓋達爾是80年代受到西方影響的第一批蘇聯青年,也是西方經濟學的堅定支持者。
“長痛不如短痛”,蓋達爾認為必須要進行痛苦的改革,採用休克療法正是當機立斷的短痛。
休克療法在當時,確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當時經濟疲軟、物資缺乏的困局,但那些屬於集體的資源卻被據為己有,大肆斂財逐漸發展為各自領域的寡頭。
儘管局勢不容樂觀,但這些寡頭卻正在瘋狂的狂歡。
不僅如此,西方承諾的經濟援助沒有兑現,反而趁機東擴,本來想利用“休克療法”扭轉局面,現在卻讓情況越來越糟糕。
超市的貨架空空如也,就連牙膏毛巾這種日用品也集齊匱乏,排隊等待商品的人空前之多,等到商品逐漸豐富時價格卻昂貴的可怕。除了通貨膨脹嚴重,蘇聯時期的工業體系也被嚴重損害,加之油價下跌,俄羅斯的經濟水平受到嚴重打擊,90年代末的GDP水平下降到僅為美國的10?
昔日的巍然繁榮只剩下一地雞毛。
在葉利欽的帶領下,俄羅斯不僅沒有變好,反而更糟糕;支持率已經降低到個位數,恐怕退休後遭到清算,雖然葉利欽十分急迫,但在挑選繼任者時還是十分謹慎。
最終他選擇了普京,而這個決定也被認為是葉利欽唯一正確的決定,不僅確保了葉利欽退休後能夠安享晚年、以及家人的安全,還讓亂局迅速穩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