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貴出一輛宏光MINIEV!迎來漲價潮的新能源車還值得買嗎?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由於俄烏戰爭的影響,石油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目前國內的油價也來到了9元時代。正當燃油車車主叫苦不迭,新能源車主暗自竊喜之時,新能源市場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價格上漲。特斯拉、比亞迪和理想等新能源車企,不論是傳統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都紛紛調整了產品價格。據不完全統計,漲幅最高的車型甚至超過了3萬元,接近一輛宏光MINIEV的價格。即便是以入門價格低而受到追捧的宏光MINIEV,也在近日宣佈將價格上調4000元。在這個本應該屬於新能源車型的風口期,這一波漲價似乎來得不是時候。

綜合2022年的整體市場環境來看,這一輪的新能源汽車漲價潮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此前實施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進入了補貼退坡、換擋前進的時期,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的基礎上退坡了30%。但早在1月份,就已經有不少車企調整了產品價格。

而新一輪的漲價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近期鋰、鎳等動力電池重要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揚,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工業級和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始終處於大幅走高的態勢,3個月的時間內,價格漲幅達到了80%。按照最新的價格,工業級碳酸鋰市場綜合報價在44.5萬元-49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市場綜合報價在49萬元-51萬元/噸。為此,寧德時代已經調整了部分電池產品的價格,調價幅度累計達到2萬元。

鋰、鎳等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供需關係的失調,簡單來説,動力電池的擴展週期只需要6-8個月,而原材料擴產則需要一年半的時間,至於鋰礦等上游礦業,產能擴充則需要兩年半到三年的時間。這之間的時間差就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中、下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上游企業的產能建設相對滯後。

當新能源汽車市場飛速發展,市場需求越來越高,跟不上需求的鋰礦產能自然會出現價格的大幅上漲。

當然,除了需求側的變化,供給側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有個別企業就做起了“中間商”。這些企業在其中大量囤貨,憑藉不對等的信息差哄抬價格,最終也成為了動力電池成本上漲的“元兇”之一。

不論從哪個方面看,職能部門的監管介入是當下最急需的。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就召開了座談會,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供需對接,共同引導動力電池上游材料鋰鹽價格理性迴歸。

同時,鎳、鈷、鋰、石墨和銅等原材料作為生產電動汽車的必需品,世界主要鋰生產大國為澳大利亞、智利、中國和阿根廷,而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鎳生產國。在全球範圍內,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資源爭奪戰已經悄然開始。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哪家企業掌握了更多的優質礦產資源,也就掌握了最多的主動權。對於力求在新能源領域彎道超車的中國車企來説,儘快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變得至關重要。

從目前的行業局勢來看,短期內新能源汽車應該還會有一些價格上的波動。畢竟鋰礦等資源的擴產仍舊需要一個較長的週期,雖然各家車企都已經在努力購買過入股一些礦產資源,但短期內解決當下需求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漲價仍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但隨着職能部門的調控和監管,鋰礦資源的價格終將會趨於平穩。不過從銷量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潮並沒有對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產生影響,畢竟在燃油價格大漲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型的用車成本優勢仍然明顯。對於短期內有購車剛需的消費者來説,新能源車型仍舊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