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全球連線 | 親歷尼克松訪華的美國外交官:“破冰之旅”對今天仍有啓示意義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華盛頓2月21日電 “有人説關島是美國新一天開始的地方,我希望今天各位和我一同祈禱,隨着這次中國之行,全世界將迎來嶄新的一天。”50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應邀訪華途經關島時説。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開啓舉世矚目的“破冰之旅”。在其訪華期間,中美發表“上海公報”,推動中美關係邁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作為歷史的親歷者,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的特別助理温斯頓·洛德和美方代表團首席翻譯員查爾斯·弗里曼(中文名傅立民)至今對諸多細節記憶猶新。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他們重温歷史並表達對中美關係的期待。

握手背後的特別安排

  洛德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和助理國務卿,傅立民擔任過美國駐沙特大使和助理國防部長,但對這兩位資深外交官而言,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無疑是50年前親歷尼克松口中“改變世界的一週”。洛德認為這是“20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舉措之一”,傅立民稱之為“世界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時刻”。

  “我曾為多名總統工作,有過很多近距離接觸,其中尼克松為訪華所作準備是我見過最精心的一次。”洛德回憶説,他為尼克松準備了六大本、約20釐米厚有關中國的資料,尼克松“幾乎在每頁上都提出問題或作出批註”,乘機前往中國途中還不斷向助手們提出各種問題。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到達北京。新華社發

  隨着專機抵達北京,洛德回憶,尼克松和白宮官員提出特別要求,包括國務卿羅傑斯、基辛格在內所有人員按兵不動,以確保媒體拍下的畫面聚焦尼克松和周恩來的握手。

  “當我們的手握在一起,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日後在自傳中這樣寫道。

親歷者的驚喜和考驗

  令美方驚喜的是,尼克松一行下榻賓館後不久就得知毛澤東主席要會見尼克松總統,比美方原本預想得要早。

  “很感激基辛格讓我參加。”洛德此前曾陪同基辛格秘密訪華,比較熟悉情況,因此成為除了尼克松、基辛格之外這場中美元首歷史性會晤唯一的美方親歷者。在他看來,毛主席富於智慧地以極簡方式勾勒出中方立場框架,便於雙方後續討論。

  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對洛德個人來説,或許唯一的遺憾是,白宮當時與國務院關係“微妙”,尼克松並未讓羅傑斯隨行,因此美方提出在照片和相關聲明中“裁掉洛德並保密”,因此公開照片中沒有他的身影。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尼克松在致辭中特意引用毛主席詩詞,是中方歡迎宴會上的經典一幕。但對當年27歲的傅立民來説,這卻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1972年2月21日,周恩來總理舉行宴會,歡迎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夫人。這是賓主步入宴會廳。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據他回憶,總統日程秘書查賓在晚宴前通知他準備為尼克松致辭做翻譯,但一再表示沒有講話稿可供準備,堅稱尼克松是即興致辭。但傅立民知道,不僅有講話稿,而且其中還加入了毛主席詩詞。“如果你想讓我在全世界和中方面前,將毛主席詩詞即興地從英語翻成漢語,簡直是昏了頭,我可不答應。”他對查賓説。

  傅立民明白,尼克松當時希望在電視鏡頭面前展現自己即興演講的魅力。事後,尼克松也曾就此事向傅立民道歉。

重温“上海公報”的外交智慧

  在尼克松訪華期間,中美就處理兩國關係的原則達成重要共識並發表“上海公報”——中美簽署的第一個聯合公報。

  50年光陰流轉,當年的青年外交官已成白髮老者。在採訪中,他們都表達了對中美聯合公報所展露的外交智慧的認同。

  洛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網上採訪。視頻截屏

  洛德説,中方提出兩國可先陳述分歧再表達共識的設計“史無前例”,他和基辛格仔細考慮後意識到這是明智之舉。“令人驚歎的是,50年後的今天,這份公報依然被人銘記,一直是雙邊關係的指導方針之一。”他説。

  在洛德看來,尼克松訪華和“上海公報”發表帶來的一個外交事務經驗在於,國家間交往要了解和尊重彼此的需求和根本利益,“這在今天依然值得發揚光大”。

  傅立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網上採訪。視頻截屏

  傅立民説,中方在“上海公報”發表過程中的外交實踐是重要創新,尼克松訪華和“上海公報”的發表對今天仍具有重要啓示意義,凸顯兩國儘管存在意識形態分歧和利益差異仍能追求合作。(文字記者:劉品然、孫丁、檀易曉;視頻記者:檀易曉;編輯:孫浩、王豐豐;剪輯:孫碩)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