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賬本要讓羣眾看得懂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資料圖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推行在網上曬賬本,推進預算決算公開,讓羣眾知曉政府的錢都花在了什麼地方。應該説,從2011年中央部門首次公開決算賬單至今,政府賬本公開的範圍確實越來越廣、越來越細、越來越透明。不僅如此,政府賬本看不懂的問題,也在賬本的不斷完善、不斷細化、不斷通俗化中,變得越來越容易看懂、越來越簡便直觀。

然而,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曬出的賬本,只是拿出一沓財務報表,數據套着數據,術語連着術語,讓普通羣眾如墜雲裏霧裏,讀懂尚且不易,談何讓人監督。

各級政府部門和單位曬賬本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接受公眾監督,確保公共財政資金的安全,保障公共資金高效使用,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可是賬本使用的詞彙過於專業化,難免會阻礙到羣眾監督權的發揮。對於大多數羣眾來説,天書似的財政預算決算賬本,不僅讓其懷疑賬本公開的意義,還容易讓人猜忌和聯想背後的動機,懷疑公共資金使用的效益。

公共財政預算決算,不僅要公開,必須透明,還應該讓大家看得懂。眾所周知,政府的錢是納税人的錢。既然是納税人的錢,就要接受納税人的監督、接受社會的監督,錢花到哪兒了、怎麼花的,一分一釐都要力爭能夠説得清楚、花得明白、用得透明。否則,就無法向納税人交代,無法向社會交代。霧裏看花,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保障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質疑權、批評權,是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必須履行的一項義務,也是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

政府曬的賬本不是功勞簿,而是公告牌。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將賬本置於陽光之下,公開得越具體,才能越透明,公開的形式要通俗易懂,公開的內容要具體實在,讓廣大人民羣眾都能看得懂。不但要讓百姓看得懂大賬,還要看得清細賬,這樣才能切實保障羣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不斷增強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