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三台共舞”對“梅超風”有何影響?“秋颱風”為什麼愛扎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目前我國正處於颱風活躍季,除了“梅花”,海上還有第13號颱風“苗柏”、第14號颱風“南瑪都”在活動。“苗柏”對“梅花”無影響,“南瑪都”後續影響尚不明朗。“南瑪都”的存在有利於“梅花”降水增強,且助推“梅花”路徑向西移動。

有人可能會問:為何會有雙颱風、三台風甚至更多個颱風同時出現呢? 海温高、切變小、初始有擾動,是颱風生成的條件。如果某一個時段,赤道輻合帶比較活躍,在廣闊的西北太平洋暖海域多處有大氣環流和海洋條件很適合颱風發展的條件,同時生成多個颱風的可能性就會增大,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平均而言,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每年都可能有三台風同時出現的情況發生,這是由於西北太平洋符合颱風生成條件的海域廣闊,有足夠的空間使幾個颱風生成和發展。

西北太平洋出現過多次“雙颱風”甚至“多台風”情況。例如2006年的“瑪利亞”“桑美”“寶霞”,2009年的“芭瑪”和“茉莉”,2010年的“獅子山”“圓規”“南川”以及2011年的“海馬”和“米雷”等等。

在不少人眼中,夏天是颱風最活躍,也是颱風最容易致災的季節,其實,秋颱風的威力和影響也不容小覷。@中國天氣統計了1949年至2020年期間的氣象數據發現,秋颱風“狠角色”更多。秋颱風不僅實力突出,在路徑上,也經常詭異多變,這也與影響秋颱風的天氣系統有關。

根據中央氣象台2015年編制的《我國颱風之最》,有3個颱風被錄入“路徑最複雜颱風”,包括1986年第16號颱風“韋恩(Wayne)”、1991年第19號颱風“耐特(Nat)”以及2001年第16號颱風“百合(Nari)”。其中,“耐特”和“百合”均在秋季生成,“韋恩”的生命週期也是在夏末初秋。

從衞星雲圖上可見,“梅花”雖然個頭不大,但颱風眼清晰,結構對稱性比較好,雲系緊密厚實。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颱風“梅花”強度很強,具有風雨影響時間長、影響範圍大、與天文大潮疊加潮位高等特點,是一個威力不容小覷的秋颱風。

而和“梅花”路徑相似的是2005年第15號颱風“卡努”,都是恰逢天文大潮,登陸浙江地區,風雨影響也相似。

近十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秋颱風有2013年的“菲特”,2016年的“莫蘭蒂”“海馬”“鮎魚”。其中“莫蘭蒂”影響時段為2016年的9月15日至9月17日,江蘇出現了58個暴雨站日,26個大暴雨站日,最大過程雨量鎮江(239.5毫米),日最大雨量啓東(178.1毫米)。2013年第23號颱風“菲特”,影響時段恰逢國慶長假,也給江蘇帶來了31個暴雨站和21個大暴雨站日,最大過程雨量出現在崑山(302.2毫米)。

海上“三台共舞”對“梅超風”有何影響?“秋颱風”為什麼愛扎堆?

海上“三台共舞”對“梅超風”有何影響?“秋颱風”為什麼愛扎堆?

海上“三台共舞”對“梅超風”有何影響?“秋颱風”為什麼愛扎堆?

海上“三台共舞”對“梅超風”有何影響?“秋颱風”為什麼愛扎堆?

為何秋颱風破壞力如此大?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從春分開始,太陽直射點從赤道向北迴歸線移動,加熱了北半球熱帶海洋,海水熱量不斷累積,通常8月至9月海温達到最高,海温高有利於颱風生成和能量增強。同時,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氣開始活躍,增加了氣壓梯度,颱風中心附近風速加大,也有利於颱風強度增強。另外,由於秋季冷空氣逐漸增多,“秋颱風+冷空氣”是個可怕的組合,兩者聯手往往會激發出猛烈的降水,從而導致更大的災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3 字。

轉載請註明: 海上“三台共舞”對“梅超風”有何影響?“秋颱風”為什麼愛扎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