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這塊“寶中之寶”

探究這塊“寶中之寶”
前進村荷花塘景色宛如江南風光。 本報記者 張立攝
在繁忙的津港公路上有一個岔口,從這個岔口進去,緩緩前行,喧鬧漸漸被拋在腦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村莊濃濃的田園風光。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棗樹上的棗子已經泛紅,一株株美麗的小花含笑綻放,荷塘碧綠,稻田飄香,這是一份在大都市難以尋找的安靜和美好,讓人彷彿置身江南水鄉一隅。

這就是津南區北閘口鎮前進村,位於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雙城之間綠色生態屏障的一級管控區內。

全市雙城之間綠色生態屏障規劃總面積736平方公里,津南區轄區面積的85%劃入,其中一級管控區面積205平方公里,佔津南區總面積的53%,前進村就是其中的一個村莊。這大片高顏值的“綠色寶石”是如何熠熠生輝的?讓我們來探究前進村這塊“寶中之寶”。

2008年8月,市四大班子的主要領導同志在前進村召開現場辦公會,強調以綠色生態保護倒逼產業結構調整、質量效益提升,開創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全市提供示範作用。還提出綠色發展不是放棄發展、停止發展,而是堅持綠色優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新路。

民房也能很時尚何必想着住樓房

前進村村域面積1800畝,常住340户、960人,耕地面積很少,人均0.7畝。前進村也曾為發展經濟,在傳統農業之外搞起了第二產業,引資金、建廠房,280畝土地聚集了27家機械加工類企業。但是“村村點火、户户冒煙”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也不適合特大城市周邊小城鎮的建設,前進村集體經濟收入長期為零。

“説實話,就算沒有環保整治,這些企業也幹不下去。”前進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國娟告訴記者,“從‘撿到籃子裏都是菜’到綠色優先、高質量發展,腦子裏這個彎兒必須要轉。雙城之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促使我們面臨新的轉型,出路就是要緊緊抓住生態屏障建設這一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領村民們過上好日子。”

“過去,前進村環境髒亂,到處都是垃圾,下雨天一出門就是兩腳泥。而現在我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式村莊,道路硬化了。每天忙完了自己餐館的事,我就到荷塘邊遛遛彎兒,或者去打打球,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談起自己的日常生活,傑懿農家院女老闆葉春宏説,這都離不開村莊環境的改變。葉春宏是20多年前從河北省承德市嫁到前進村的,4年前在自家院落裏開起這家農家院。

前進村是如何從一個髒亂差的村子,變身為美麗村莊的?

深化“廁所革命”。前進村在幾年前農村户廁改造的基礎上,打造升級版,採取“三格化糞池+集中管網+生態沉澱池”組合模式,把過去的户外旱廁改為室內抽水馬桶,解決了長期困擾村民的如廁難問題。清澈的自來水入户後,家居環境大為改善。

提升“綠色顏值”。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前進村全力推動綜合提升改造工程,自主設計村口標識,興建富有田園鄉土特色的村口景觀,用鄉村彩繪和街景小品扮靚村莊,村內道路重新鋪裝,種植綠樹鮮花。村委會還發動村民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種植花草、見縫插綠,讓每家每户和每個院落都美起來。

“全村累計改造村莊道路2萬平方米,200多套村民院落周邊環境提升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駐村幫扶組成員王鴻雷説。

實施“節能改造”。除了美起來,村民們過冬也温暖多了,這得益於村裏實施的外牆保温,為每户村民免費加裝保温牆,條件是家家要承諾垃圾分類,每家每户門口都放置了不同顏色的垃圾箱。“節能改造”將“煤改電”後的冬季室温提高4至5攝氏度,使村莊更加整齊美觀。

全村網絡全覆蓋,還建起了衞生室,不少家庭有了簽約醫生。

村民説:“民房也能很時尚,何必想着住樓房。”

有了綠色環境就有了綠色產業

村莊美起來了,百姓日子更要富起來。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駐村幫扶組和前進村“兩委”班子一起調查研討,常常通宵達旦,積極探索“社會資本+村合作社+農户”的模式,發展都市休閒農業,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規模化種養殖。前進村村民入股的呈坎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與社會資本合作,打造千畝生態園,先是種植了高品質水稻500畝,今年又拿出150多畝地實施稻蟹混養,通過200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散養雞鴨鵝等家禽,還在臭水坑改造而成的30畝荷花塘裏養殖河蟹,利用40畝魚塘養魚,形成綠色循環,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綠色農產品和宜人的環境一樣,成為前進村的一張名片,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鄉村生態文化遊。前進村與天津旅遊商會戰略合作,與旅行社、專業旅遊網、酒店等聯手,聚焦週末親子游和學生户外教學兩類重點客户羣體,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推出田野拾蛋、鄉野垂釣、荷塘月色旗袍秀等旅遊活動,和稻田插秧、水田捕魚、櫻桃採摘等農事體驗項目,逐步開發一分田、一畦地認種和小動物認養項目,豐富了鄉村旅遊品類。

遊客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就多了。一些村民開設了餐館、小酒肆和農家院。

“我的這個農家院可以住宿、餐飲、唱卡拉OK,還可以觀鄉野景色、賞荷花。每個人住一天、吃兩頓才100元。”村民張振華的農家院每個月都有約2萬元的營業額。

在傑懿農家院,葉春宏也總是忙不過來。“我們這裏的菜清淡、實惠,回頭客很多。我開這個農家院,家裏平時零花、給孩子的費用、奉養老人的錢都有了,比外出打工強很多。”

據駐村幫扶組成員王鴻雷介紹,通過綠色轉型,前進村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三年前增長了4000多元。

牆內開花牆外紅村莊正在成網紅

在不斷提升硬件設施的同時,前進村高標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有閲覽室、科普室及多種活動室,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引領文明村風,為綠色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軟環境,築牢鄉村振興“綠色”根基。

在前進村舉辦的“新時代鄉村閲讀季”全國主題出版物閲讀示範活動,使更多的村民參與閲讀、喜愛閲讀,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村委會召集村裏4位80歲以上的老人梳理村莊發展歷史,建設“村史館·民宿文化館”,留住鄉愁和記憶。精心設計的家風廣場正在緊張施工中,廣場中的休閒花園豎立起一個高3米一筆寫成的“家”字雕塑和體現家風的文字牌,潛移默化地引導村民注重家庭和睦,維護村莊和諧。同時,全村廣泛開展“家風大家談”活動,以淳樸家風孕育文明村風。村“兩委”班子整理編制了前進村規章制度彙編和環境衞生倡議書,引導村民自覺改掉陳規陋習。在提升村莊“顏值”的同時,前進村不斷豐富其精神“內涵”。

牆內開花牆外紅。前進村優美的環境、綠色生態產業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吸引了一些文化界人士來此居住和創業。青年演員韓會亮曾在情景劇《一個姑爺半個兒》和電影《白芳禮》中扮演過角色,人們都稱他為“大韓”。通過媒體報道和朋友介紹,他知道了前進村。“一走進這裏,我就被它吸引了。‘世外桃源’原來就在我們的城郊。”大韓説,這個小小的村落有專門的保潔人員,還有灑水車,放眼看不到一點垃圾,這讓他對這裏產生了興趣,並決定“留下來”。大韓還引來了上百名文化界人士演繹“頭腦風暴”,進行文藝創作。一些人士在前進村租房,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前進村裏景色好,多美妙,有荷花、有水稻,還能一起來垂釣。閒暇週末一起來,多麼逍遙!棗兒紅、蟹兒肥,風逐稻浪雀兒追。夜已深、人已醉,荷蓮映月村更美!”韓會亮在他為前進村創作的MV中這樣唱道。

前進村積極盤活前期閒置廠房和民房,提供創業空間。多名企業家與村裏洽談合作種植艾草等中草藥,打造中醫養生館;還有的企業家要合作打造鄉村酒館,開拓定製酒市場。非遺傳承人開辦繪畫工作室,製陶工藝師建立茶器工作室,還有崖柏展覽館等,都正在洽談中。

張國娟説,前進村正在成為網紅村。

本報記者陳杰張家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9 字。

轉載請註明: 探究這塊“寶中之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