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與任弼時:從一起留學到同為書記處書記

劉少奇比任弼時大6歲。劉少奇1898年出生在湖南寧鄉,任弼時1904年出生在湖南汨羅。兩人是同一批赴蘇俄留學的同窗,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同被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相識上海外國語學社
1920年8月底,任弼時與蕭勁光經船山學社社長賀民範介紹,加入正在籌建的俄羅斯研究會(俄羅斯研究會由毛澤東、彭璜、姜濟寰、何叔衡、賀民範、方維夏等人發起組織,提倡赴俄勤工儉學),並在研究會的推薦下赴上海,進入由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的外國語學社學習,為留俄作準備。任弼時到上海不久就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這一時期,劉少奇因試圖赴法勤工儉學受阻,只得打消留法的念頭。聽聞可以經賀民範介紹去蘇俄學習,他萌發了留俄的想法。這年10月,劉少奇經賀民範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由賀民範和俄羅斯研究會推薦到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習,因此結識了任弼時、蕭勁光等人。
劉少奇與任弼時:從一起留學到同為書記處書記
上海外國語學社舊址
在外國語學社,劉少奇與任弼時、蕭勁光等人都被編入留俄預備班學習。22歲的劉少奇和16歲的任弼時,都很勤奮刻苦,他們認真學習俄文和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為留俄學習革命理論而準備着。俄文由學社負責人楊明齋及維經斯基的夫人庫茲涅佐娃主講。學社還請最早全文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給學員們講解“宣言”,請作家茅盾(沈雁冰)和《民國日報》的邵力子講授社會科學知識。學社的教學方式自由新穎,許多內容與現實社會密切相關。劉少奇和任弼時等人學習每門課程都非常認真,並勤于思考。他們一般上午學習俄文,下午一起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的一些社會活動,如刻鋼板、印傳單;到工廠做一些宣傳工作或做工;逢紀念日參加遊行活動等。馬列主義等知識則主要是在星期天學習。
他們在外國語學社學習到1921年4月。這時,楊明齋告知學員們赴俄的事情已落實,要去的立即開始辦手續。因為對留俄學習有着極大的決心,劉少奇與任弼時便立即辦理護照、選定路線,買好去海參崴的船票,準備赴蘇俄留學。
就讀莫斯科東方大學
1921年5月中旬,經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介紹,劉少奇與任弼時等人帶着楊明齋所寫的介紹信,從上海坐郵輪,取道日本長崎到海參崴赴蘇俄留學。與其同行赴俄留學的還有蕭勁光、任嶽、周昭秋、胡士廉、王一飛、廖劃平、陳啓沃、吳芳、謝文錦、蔣光慈等人。
在海參崴下船後,他們與共產國際遠東局聯絡人員接頭,並拿到了聯絡人員開具的介紹信。海參崴當時正在鬧鼠疫,因此當地對流動人口的檢查較為嚴格,而劉少奇一行由於人數比較多,在旅館進出引起了北洋軍閥政府駐海參崴總領事館的注意。一天,劉少奇等幾名年齡較大的被領事館人員帶走,由於他鎮定機智地應對,沒有引起領事館的懷疑而被放回。之後,他們在海參崴乘火車進入海參崴至伯力的赤白交界區(即日本軍佔領區和蘇俄紅軍控制區交界區)。車過伊曼河時,旅客們全部接受檢查。任弼時因感冒發燒,被懷疑為鼠疫患者被日本佔領軍扣留,其他人則順利通過檢查並按時到達蘇俄紅軍控制區的伯力(今哈巴羅夫斯克)。被日軍扣留的任弼時經機智應對後,也終於成功脱險,兩天後到達伯力,與其他人員會合。之後一行人繼續坐火車,經海蘭泡(今布拉戈維申斯克)、赤塔、伊爾庫茨克前往莫斯科。由於戰爭破壞,鐵路不通暢,而且火車因為缺煤只能燒木柴,開一段,停一陣,前前後後走了三個月。
1921年7月9日,劉少奇與任弼時等人到達莫斯科。這時正逢共產國際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他們被安排與會議代表同住一旅館,並以東方民族代表的身份做些會務工作、輪流列席大會,並聆聽了列寧的報告。
8月3日,劉少奇與任弼時等作為第一屆學員進入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中國班學習。任弼時這一名字是他進入東方大學後才開始用的,此前他用的名字是“任培國”。全校五六百名學員,按國籍編班,外籍學員以中國班的人數最多,有30多人,稱“旅俄中國青年共產團”。為了學員回國以後的安全,每名外國學員都取了一個俄文名字:劉少奇叫達爾斯基,任弼時叫布林斯基。
劉少奇與任弼時:從一起留學到同為書記處書記
莫斯科東方大學舊址
當時的蘇俄還處於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在東方大學的學習條件非常艱苦,每天的伙食就是一塊麪包、幾個土豆。但劉少奇等人不畏艱苦,非常認真地學習了《共產黨宣言》《國際工人運動史》、列寧的《青年團的任務》、布哈林的《共產主義ABC》、波格丹諾夫的《政治經濟學》、俄文、唯物主義、西方革命史以及青年運動、職工運動等書籍和課程。
這年冬天,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始在東方大學中國班發展成員,劉少奇與羅亦農、彭述之等人第一批由團員轉為共產黨員。劉少奇的入黨介紹人是羅亦農和袁達時。劉少奇還擔任了中共旅莫支部委員。
1922年1月,莫斯科舉行了東方勞動者第一次代表大會,劉少奇、任弼時、蕭勁光等人作為會議工作人員參加了大會,擔負大會的翻譯和文書工作。
在東方大學學習,劉少奇與任弼時進步都很快。對青年運動和職工運動等與實踐關聯更緊密的課程,他們學得特別認真,也思考最多。1922年3月5日,尚在東方大學學習的任弼時在填寫團員調查表時,對於回國後幹什麼,他非常謙虛地認為自己學得還不夠,回國“沒有相當可以運動的機會的工作”,但如果回國“少也要到工廠去做點工人運動的工作”,表明了他的志向和決心。無獨有偶,1922年6月27日,剛回國不久的劉少奇,應黨團組織要求填寫了團員調查表,在“現在願做何事”一欄所填的正是“工人運動、青年運動”。
1922年5月東方大學放暑假之前,劉少奇被通知結束學業準備回國。他按照黨組織的要求從莫斯科回國,和他一同回國的有陳為人、袁達時、韓伯畫(莊文恭)、卜士奇等共產黨員。劉少奇回到上海後,根據組織安排,進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參與籌備了中共二大。
任弼時則繼續留在東方大學學習。1922年12月7日,年滿18週歲的任弼時也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3年4月28日,他出席中共旅莫支部大會,當選為支部委員,5月7日出席中共旅莫支部臨時大會,擔任大會書記。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任弼時得知後,繪製了列寧遺像一幅,並向列寧遺體告別。1924年7月23日,任弼時結束在東方大學三年的學習生活,與陳延年等啓程返回,於8月抵達上海。
通過在東方大學的學習,劉少奇和任弼時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對政治經濟學等以前不懂得的理念逐步有了認識、俄文水平也迅速得到提升。身處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受革命環境的薰陶,劉少奇與任弼時等人的政治素質大大提高。劉少奇後來回憶説:“在東方大學學了八個月跑回來了,也算取了經,取的經不多就是了。當時我們學得不多,倒是我自己的人生觀開始確定了。”
當選中央書記處書記
回國後的劉少奇和任弼時,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劉少奇成為我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任弼時成為我國青年運動的著名領袖。同時,兩人都經過革命實踐的長期磨礪,成為了黨的卓越領導人。
1943年3月,劉少奇和任弼時出席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根據劉少奇在1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中央關於日常組織性質的工作由中央書記處負責”的建議,對中央機構進行調整和精簡。任弼時在會議上對書記處的職責進行了説明,指出要明確規定中央書記處的性質和職權。會上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同時任弼時也是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央組織委員會成員。從此,劉少奇、任弼時就擔負起協助毛澤東處理黨中央日常工作的職責。
劉少奇與任弼時:從一起留學到同為書記處書記
劉少奇與任弼時等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
1944年5月,劉少奇與任弼時等人組成黨的歷史問題決議準備委員會,受中央委託主持起草《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端正黨的路線、統一全黨認識、發揚求真務實作風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4月至6月,劉少奇與任弼時都出席了中共七大。在6月15日的主席團會議上,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被推舉為中央書記處書記。1946年5月,任弼時參與了劉少奇主持的《中央關於土地問題的指示》的起草和討論。
1949年11月任弼時因病赴蘇聯就醫。1950年5月回國,10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痛失戰友,劉少奇悲切不已。10月30日,在首都各界追悼任弼時同志大會上,劉少奇發表了深情講話。他指出:“弼時同志從十六歲起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直到逝世那天止,在整整三十年間,埋頭工作,不計地位、名義,不顧嚴重病情,以全部精力從事中國人民革命解放事業”,“是一個模範的革命職業家,模範的共產黨員和中國共產黨的最好的領導者之一”。11月14日,劉少奇為任弼時這位昔日同窗、革命戰友題詞:“學習弼時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作者: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研究室副主任,文博館員)
(來源:《百年潮》2019年第5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5 字。

轉載請註明: 劉少奇與任弼時:從一起留學到同為書記處書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