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次休息日,我坐在商場的兒童玩樂區,為女兒的縱情玩樂做“導演”,記錄每一個值得發朋友圈的時刻。不多時,女兒走到我面前,面露委屈説:“媽媽,那幾個小夥伴不和我玩,他們説我不是小隊的一員。”
小孩子之間的“絕交”大都是一時興起,我便安慰孩子説:“沒事,他們都是壞孩子,不和他們玩,媽媽帶你去找友好的小夥伴。”情緒平復之後,孩子卻説:“可我還是想跟他們玩。”我便質問那幾個小朋友:“為什麼不和我家寶貝玩?”他們的回答讓我無法應當,“沒有為什麼,就是不喜歡和她玩!”
我們每天都需要面對大量的社交,無論是“淺層朋友”,還是真心摯友,不同的價值觀或是行為目的,都有可能產生意見分歧。但並不會像小孩子那樣,隨口而出“我不和你玩了”,通過雙方的“激烈辯論”,我們會找出達成共識的方法。
但小孩子則不同,和朋友相處時不會思考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大都是憑藉自己的主觀判斷。有時他們的一句“我不想和你玩”,也只是“臨時狠話”,可能第二天便重歸於好。有些內心敏感脆弱的孩子,聽聞自己被移出“朋友圈”之後,便會向父母哭訴,尋求各種安慰,而父母也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正如我女兒在商場被小夥伴“孤立”,我選擇轉移孩子的社交,為她尋找新朋友。回到家中,女兒撲向爸爸懷中,將心中的委屈傾訴而出。老公的反應和我截然不同,故意揚聲道:“憑什麼不和我家寶貝玩!我女兒這麼漂亮優秀!沒事,他們是嫉妒你。”看着女兒喜笑顏開,老公又説了一句“親子情話”:“爸爸和媽媽才是你最好的朋友”。
為什麼有些孩子對於被朋友孤立尤為敏感呢?主要是他們缺乏“社交枝頭意識”。鳥兒停留在枝頭,如果看到枝頭即將斷裂,他們會立刻尋找其他的樹枝。社交也是如此,缺乏“社交枝頭”意識的孩子,脱離固定“朋友圈”之後,無法快速適應,也不願意結交新的朋友,長此以往,性格很容易變得孤僻內向。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枝頭意識”呢?家長可以用這3個方法。首先,和孩子“統一戰線”。
作家羅蘭曾説:一個人,必須先有自己,才可以有朋友。有些人把自己全部倚賴在朋友身上,一旦這朋友離棄了他,他就茫然失措了。
當孩子被小夥伴孤立後,如果家長不問緣由便訓斥孩子,指責孩子的各種“莫須有”的負面品格和行為,會使他們的敏感的內心“雪上加霜”。我們要和孩子“統一戰線”,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慰他們的情緒,使其暫時忘卻成為“獨行俠”的沮喪。
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們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過於在意。之後帶孩子去玩耍,或是美餐一頓,將其注意力轉移。
其次,客觀分析雙方的原因。
幾個孩子之間發生衝突,“黨同伐異”,有時並沒有太大惡意,都是童言無忌。比如小孩子覺得對方的喜好、穿着或是處事習慣都難以“入鄉隨鄉”,都會將對方“踢出好友列表”。在評價孩子或是其他小朋友時,我們要做到客觀地分析。
先詢問事情的真實經過,再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最後做出相應的對策。如果是孩子有錯在先,讓其主動道歉,再指責孩子的錯誤所在;假如是對方的主觀排斥,安慰孩子之後,可以帶他們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最後,引導孩子的社交觀念。
英國作家簡·奧斯丁曾説:多交朋友主要不是靠頭腦靈活,而是靠心地善良、單純,性格熱情、坦率。
有些孩子交朋友的原則便是:只要你們同意我的加入,我們便是朋友。但如此“脆弱”的人際關係,很容易因為一些小矛盾而出現裂痕,最終迎來那句“我不和你玩了”。之後孩子會再次尋找相似的朋友,再次陷入社交的“惡性循環”。
家長要引導孩子的社交觀念,讓他們懂得如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不要急於求成,耐心引導鼓勵,同時也要適當參與孩子的朋友圈,為孩子篩選“表面朋友”,維持孩子的深厚友誼。
寄語:交朋友好似釣魚,不會在意魚的種類,也不知道釣出的魚是何種模樣。有時也會釣出水草、木頭甚至廢棄玩具等垃圾。我們要引導孩子的社交方向,幫助孩子找到屬於他們的“友誼之魚”。你的孩子是獨行俠還是社交達人呢?你會干涉他們的朋友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