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防騙,要從建立和豐富社會聯繫着手

廣州72歲的孤寡老人李阿姨,從去年開始為改善睡眠到一按摩店按摩,在此期間按摩店多次推銷價格在13000元至50000元不等的“心腦調理”“血液淨化療程”等項目。可是,在李阿姨分多次共交納超10萬元按摩費進行治療後,失眠情況並未得到改善。

李阿姨認為實際使用與宣傳不符,多次向店方要求退款,店方卻以“疫情期間店內資金週轉困難”拒絕了這一要求。隨後,南都記者將相關情況反映給越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光塔所相關負責人,經調解,涉事店家負責人答應退還10萬元按摩費用。同時,該店被立案調查並責令限期整改。

涉事的養生會所。

對孤寡老人玩套路,理應被釘在欺詐鄙視鏈的最底層,對於這類嚴重有違社會道德的行為,嚴肅查處很有必要。事後懲處當然很重要,但事前的預防和事中的干預也不可忽視。從報道細節來看,李阿姨可能並不符合傳統的受害者形象,但表面並不困難的老人也會面臨隨着時代發展而橫亙在前的新困難。這些困難未必是經濟上的,而主要是獨居老人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

據南都報道,李阿姨的兒子早已病逝,6年前老伴也不幸離世,李阿姨主要的社會聯繫被切斷,如果沒有新的社會聯繫填補其中,就容易導致社會認知與社會實際脱節,進而上當受騙。李阿姨睡眠質量不好,在朋友的推薦下,她來到涉事店鋪,起初她只在店鋪裏做了腳部按摩。消費過程中,門店按摩師不斷為她推薦其他按摩項目,而且價格不菲,李阿姨見腳部按摩後“還挺舒服”便開始考慮高價按摩項目。按摩師多次向她宣稱,這些高價項目可極大地改善睡眠質量,而如果不加項目持續按摩,會有患上癌症的風險。同時,為了讓李阿姨及時支付相關項目費用,還有自稱“北京而來”的“專家”親自帶她到銀行取款。

行走社會的年輕人很容易從報道的案例細節中發現問題。例如,在消費過程中店家一步步與李阿姨建立信任,利用信任推銷產品和服務;又如,利用“恐懼訴求”宣稱不持續按摩可能患癌症,令李阿姨產生恐懼;再用“專家”光環博取受害人信任。這些欺騙手法並不新鮮,但對於“身在此山中”的李阿姨來説,若沒有其他人從旁提醒,很容易被治好病的誘惑和得癌症的恐懼給嚇唬住,進而受騙掏錢。

李阿姨的經歷不是個案,類似的受害人主體時常見諸報端。有人假扮宗教人士“作法”替孤寡老人消災,最後盜取老人家中現金財物;有人以“老伴”交往的名義索要和騙取生活費。這些案例的共同特點是,受騙老人要麼空巢、要麼獨居,社會聯繫的缺乏讓這類羣體極容易輕信他人,並一步步落入設好的騙局。

對於此類事件,媒體報道固然重要,但建立一套持續運行的機制或許才能一定程度上達到預防效果。而基層社區工作者有必要積極介入,很多時候,騙子的欺騙手法並不高明,通過日常聊天就可能發現進而堵住漏洞。社區工作者多登門,只是防止獨居老人被騙的方式之一,關鍵仍在於如何豐富獨居老人的社會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7 字。

轉載請註明: 獨居老人防騙,要從建立和豐富社會聯繫着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