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追着洪水跑:沒人願冒險,但有些事必須有人做

他們追着洪水跑:沒人願冒險,但有些事必須有人做

7月24日,薛家圩村,一位老人拿着貴重物品上衝鋒舟,準備轉移。

追着洪水跑

同大鎮被水淹那天,耿光剛結束在六安市固鎮鎮的救援工作,還沒顧上喘口氣,就拉着團隊開車跑了240多公里,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到達合肥市廬江縣境內時,已經是晚上,同大鎮就在廬江縣北部。

車載廣播不斷提示着道路交通信息和最新的災情,他們隨身攜帶的對講機也一直在響,團隊成員互相商量着前往救援的目的地。雨帶的南移,令合肥普降暴雨。來自氣象部門的信息顯示,自6月10日入梅以來,截至7月26日16時,合肥平均降水量829毫米,已超過常年梅雨量236%,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他們追着洪水跑:沒人願冒險,但有些事必須有人做

7月24日,薛家圩村,一名救援隊隊員的褲角在滴水。

這其中,廬江縣首當其衝,平均降水量達到1011毫米,境內遭受百年一遇洪災。多條河流漫過圩堤,向人們的聚集地咆哮前進,近19萬人因此受災,6萬人被迫緊急轉移。

耿光他們的任務就是協助政府轉移這些被洪水圍困的人。他是一支社會應急救援隊伍的負責人,此前一直參與地震救援工作,這個夏天,由於嚴重的洪澇災害,他臨時買了兩艘衝鋒舟,然後開始追着洪水救人。

他們追着洪水跑:沒人願冒險,但有些事必須有人做

7月24日,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薛家圩村,搜尋任務結束後,救援隊在收拾打包救援裝備。

風險

耿光他們到達廬江縣同大鎮那天是7月22日,廬江縣最大的圩口——石大圩剛剛漫堤決口,導致4個村莊被淹,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洪水湧過來時吞噬了不少人,直至今天,仍有一人處於失聯狀態。

“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水。”耿光説,同大鎮很多村子整體都已經淹沒在了水下,只有零星的路燈頂端還露在水面上,衝鋒舟直接開上了村民家的屋頂,開船時,一不小心,頭就會撞上電線。可是,水位還在繼續上漲,漫過一處處高地,不斷逼近新的居民聚集地。

時間緊迫,到同大鎮的第二天,他們就開始救援。給衝鋒舟充好氣,推舟下水時,耿光心裏還是會打鼓,“這和地震救援不一樣。”他説,地震救援是靜態的,震後很多情況可知可控,而水域救援“完全就是摸瞎”。

他們追着洪水跑:沒人願冒險,但有些事必須有人做

7月24日,薛家圩村,江蘇恩典公益救援隊收到救援信息後,準備坐衝鋒舟下水搜尋被困羣眾。

這個一米八的大漢第一次發現自己這麼怕水,行駛衝鋒舟的時候,他的手不斷冒汗,握着發動機手柄總感覺不聽使喚,有時一個浪打過來,衝鋒舟就會偏離方向。他得時時注意周邊的情況,畢竟水面上的風險是可以感知的。那些被洪水席捲的冰箱、衣櫃等障礙物會漂浮在水面上,只要集中注意力,一般不會撞上。

真正的危險來自水下,沒人能看清水下的情況。有時,一塊玻璃或是一些尖鋭物就會劃破衝鋒舟,發動機要是纏上水草或是電線,船就有可能側翻……在救援過程中,人要是掉入水中,就只能祈禱此時的水面是風平浪靜的。

事實上,水域救援面對的風險遠不止於此。每片水域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水的流速、水下環境不一樣就會造成不同的水流現象。

“我們最怕遇上漩渦和滾水區。”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秘書長王海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漩渦起來的時候,衝鋒舟是沒辦法靠近的,不然就會被水帶走。而滾水區——高水位水體在低窪處製造了一個大型渦流,身在其中可以反覆體驗被水流帶到水底、拉至水面、推向周邊、沉入水底的循環過程,如果遇上,安全指南只有一條——絕對避免進入。

王海波和耿光是多年的好朋友,他們並肩參與了多次救援行動,這次也一樣。在同大鎮的救援行動中,他們迄今已經搜救轉移了30多人。談到救援風險時,耿光説,不怕死的救援隊不是好救援隊,但“知道有人在裏面,我們能不救嗎?”

他們追着洪水跑:沒人願冒險,但有些事必須有人做

7月24日,薛家圩村,救援隊幫助當地一位村民返回家中取重要文件。

救援

對救援人員來説,每次參與救援實際上都是在“用命搏”,因為不可知的風險太多。

比如7月21日,耿光和王海波在固鎮鎮參與救援時,就遇到了險情。那是耿光第一次開衝鋒舟,他對這一天印象特別深。

“那天救援任務比較多,團隊裏的成員基本都出去搜救了,後來只能我自己上了。”耿光對開衝鋒舟心裏沒底。此前,他只在理論層面學習過沖鋒舟的知識,從沒真正下過水。新買的船,他連油管都不知道怎麼裝。“在現場我又不好意思説這個,只能説我很忙,能不能幫我裝一下。”

求救的祖孫3人,是兩位近70歲的老人和一個八九歲的小孩,耿光喊上了王海波一起去搜救,救人時沒有發生什麼意外,他們很順利地接到了人,但在返程時,意外卻發生了——一道急流突然湧來,一位老人沒站穩,把衝鋒舟發動機的鑰匙拔了下來。

“衝鋒舟頓時失控了,急流一衝,我們一瞬間被衝出了二三十米。”王海波後來形容,那一剎那,耿光臉色頓時變得煞白,船上的人都不知所措,小孩一面在喊着“我怕我怕”,一面説“叔叔,我給你加油”。

後來,瞅準機會,王海波一把抱住了一根電線杆,耿光緊急重啓了發動機,衝鋒舟才最終穩定下來。一船人心有餘悸,久久沒有説話。

這次參與洪水救援,耿光已經遇到了數次類似的危險。還有一次,轉移一位被圍困的老人,因為水急,衝鋒舟無法靠岸,他只能扶着老人蹚水走,結果又來了一陣急流,衝得體重超200斤的他差點倒地,他一邊死死拉着老人,一邊用腳纏着水草,足足堅持了十多分鐘,水流才小下去。

回到衝鋒舟上,他大口喘着粗氣,那十幾分鍾他腦海裏想了很多,如果實在堅持不住,他就抱着老人一起走,也許還有一線生機,“最壞的結果就是‘以命換命’,我也不虧”。

救援是份“苦差事”,耿光明白,但他還是願意為此去“拼命”。

耿光的同伴陳偉平説,每次聽同伴們分享救援中的故事時,大家都能收穫很多感動,聽到對方説“謝謝”的時候,大家會特別高興,“對我們來説,謝謝的分量是很重的。”——沒人願意冒險,但有些事必須得有人做。等着廬江這邊的洪水退下去,他們準備繼續沿着長江走。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82 字。

轉載請註明: 他們追着洪水跑:沒人願冒險,但有些事必須有人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