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鄰家大姐一起聊天的時候,她就向我吐露了家裏孩子的一個陋習,就是平時給他的零花錢,他基本上很少花,多餘的就存在了自己的存錢罐中。表面上看,孩子節儉也並沒有什麼不對。後來鄰居又説,她很少看到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有過“禮尚往來”的經歷,每次他過生日,小夥伴都會送他禮物,但是基本上沒見到他為其他小朋友準備禮物的場景。我回應鄰居大姐説,孩子確實表現得過於節儉了,這對他的成長肯定是有影響的。這裏也忍不住提醒各位家長,如果你家孩子有如下表現,那就是“過於節儉”了,不要引以為傲。
摳門小氣,不願意分享
節儉固然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傳統美德,但是節儉也是有尺度的,並不代表對物質上表現得過於吝嗇。有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捨得拿出自己心愛的好東西和別人一起分享、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願意伸出雙手去提供幫助,久而久之,他的朋友們就會慢慢遠離他。這種所謂的“節儉”,其實就是摳門小氣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心胸不夠寬廣,沒有格局,將來也很難會有大出息。
愛貪小便宜
有這麼一些人,平時對待朋友的時候不怎麼捨得付出,就喜歡佔別人的小便宜,並時常為此而沾沾自喜。比如有的孩子自己筆芯用完了,不想花錢買,就會到處借,結果用完之後也不主動還給別人,自作主張就據為己有。雖然一支筆芯不是什麼貴重的物品,但是時間久了,這樣的孩子就會給人留下愛佔小便宜的印象,朋友吃幾次虧之後就會選擇慢慢遠離他,等他之後再需要的幫助的時候,恐怕沒有幾個人願意主動幫他了。
習慣性向別人索取
有的孩子每次看到別人有什麼稀奇的玩意,就會去伸手索取。記得我上學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小男生,每次我帶了好吃的零食,他都會向我要點嚐嚐。剛開始我覺得沒什麼,畢竟好東西要分享才能更有意義。可是後來我發現,他開始變得得寸進尺,有時我還沒同意和他分享,他就“自覺地”打開了我的零食!這讓我心裏非常不舒服,後來,我有任何好東西,都不會和他分享,並且也很少和他來往了。
有這些“節儉行為”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的節儉,而是一種自私,家長可不要覺得這是好事,不及時引導會影響孩子將來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