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爺爺和他的“中國神技”令被遺忘的老手藝爆紅網絡
魯班凳、微縮版世博會中國館、行走的小豬佩奇,一座橫跨於溪水之上的木拱橋……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僅靠神奇的榫卯技術就能完成一個個作品。這位居住在廣西梧州市陳塘鎮屯兩村的老手藝人阿木爺爺,將這門老手藝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通過互聯網,從中國一路火到了海外,被網友譽為“當代魯班”。
阿木爺爺製作魯班凳。阿木爺爺供圖
“寶藏爺爺”成中國網紅
阿木爺爺有多火?在西瓜視頻上,他已經吸引265萬粉絲,單條視頻最高觀看量近千萬。在海外社交媒體Youtube上,他成為繼李子柒之後又一位大火的中國網紅,視頻累計播放量近2億次。
讓阿木爺爺走紅的是他精湛的榫卯技術。這是古代中國建築、傢俱及其他木製品的一種主要結構方式。兩個構件採用凹凸部位相連接,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互相咬合,加固物件,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阿木爺爺的作品無一不體現着榫卯技術的神奇。以微縮版中國館為例,經過鋸、磨、鑿、鑽等10多道工序,阿木爺爺做出了40多根榫卯稜柱、27道鎖,其中有些零件比手指還細。當這些零件組裝起來時,每一個凹槽、小孔都嚴絲合縫,完全無需釘子或膠水固定,一座精巧的微縮中國館就出現在阿木爺爺掌上。“當代魯班”“寶藏爺爺”“中國神技”……各種讚歎立時溢滿屏幕。
阿木爺爺展現榫卯工藝。阿木爺爺供圖
即便是在專業人士看來,阿木爺爺的技藝也頗為厲害。設計專業的網友認為他“腦海裏自帶CAD系統”,也有木匠評價他“技藝精湛,遠非一般人能及”。
“製作魯班凳”播放量破百萬
阿木爺爺本名王德文。16歲時,阿木爺爺得到了一個木枕頭,裏面的縫隙走向複雜,不必拆開組裝,只需沿線路打開翻轉,就能變成一個結構複雜的凳子。他如獲至寶,將木枕頭帶回家悉心研究,經過三個晚上的反覆試驗,他手中的木枕頭終於變成了伸縮自如的板凳。
很多年後,阿木爺爺才知道,這個凳子採用的是2600年前的魯班凳工藝,掌握這門工藝的人如今已寥寥無幾。
阿木爺爺手藝精湛,一生以木匠為職業,50多歲時,阿木爺爺退休了。退休後,老兩口從山東搬到了廣西兒子家。兒子阿成是一個短視頻製作人,在西瓜視頻開設賬號,拍攝三農領域的民俗生活,播放量一般只有幾千,如何突破瓶頸成了最大困擾。此時,老爺子提了一句:“要不你拍個我做魯班凳的視頻試試?”
阿木爺爺先找到一張紙皮練手,隨後用一塊花梨木巧手製作出了一張魯班凳。從未見過父親展露這一手絕技的阿成被震驚了:“這條視頻有戲!”
不到一天,這條視頻突破了百萬播放量。
瀕危老手藝實現“新傳承”
父親的絕活讓阿成找到了視頻拍攝的新方向。阿成將賬號更名為“阿木爺爺”,專注拍攝父親的老手藝。
一條條視頻裏,阿木爺爺奇思妙想不斷,除了傳統的工藝和物件,專為小孫子打造的會自己行走的小豬佩奇、手搖泡泡機等玩具温暖了萬千觀者,大家齊呼:“請給我一個這樣的寶藏爺爺!”
在西瓜視頻上走紅後,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商業活動找到了阿成,不過父子倆在商量後還是拒絕了。兩人創辦了“阿木爺爺”品牌,想將更多精力花在優質木製產品研發上。當地政府也支持父子倆的事業,在陳塘鎮屯兩村建起了“阿木爺爺試點基地”。
有人看過阿木爺爺的視頻後,自己嘗試做出了魯班凳,成品雖然粗糙,但還是讓阿木爺爺格外欣慰。他覺得,一度瀕危的老手藝正通過一種新的方式實現傳承。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趙語涵
流程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