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傳送帶上觀江景,品味楊樹浦發電廠的歷史和當下|讓城市空間美起來
曾經,能夠遠眺105米高的楊樹浦發電廠煙囱,是溯水而上的船隻到達上海的標誌。
今天,去往楊樹浦發電廠遺蹟公園的沿途混雜着各色建築,城市生活空間見縫插針式地向江邊滲透。
通往遺蹟公園的最後一段道路崎嶇而顛簸,隨處可見周邊改造工程攏起的臨時圍牆、生鏽的金屬大門。
這些都提示着:曾被工業時代猛烈沖刷過的土地依然保持着往昔的尊嚴與鏗鏘,帶着不容窺探的禁地感。
上世紀10年代由英商投資建成的楊樹浦發電廠曾是遠東第一火力發電廠,整個上海的用電都從這裏源源不斷地發送出去。
如今,江岸上的鶴嘴吊、輸煤棧橋、傳送帶、淨水池、濕灰儲灰罐、幹灰儲灰罐等設施依然臨水而立,只是,它們都經過了設計師的精心改造,被賦予新的功能。
“煤抓鬥”涼亭
進入公園,三根曲折的鋼筋直指天空的水泥柱所矗立的地方,是一個向下挖掘出的池塘,水深約一米,青苔、浮萍,不知名的水生植物與雨水,共同形成了一個雨水濕地。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項目負責人秦曙介紹,這是一個已經拆除的建築的遺留部分,通過向下的挖掘,呈現出建築原本的地基。在公園裏,這樣的“地基池塘”一共有三個。
煤炭是火力發電廠的能源。
當年,通過水路運抵碼頭的煤炭,由抓鬥送到傳送帶,經轉運站,到煤炭校驗間,成為粉末。
如今,煤炭路徑變成了人們的參觀路徑,稱重用的煤鬥也有了新的用途,設計師們將它們上下倒置,成為休憩的涼亭,覆蓋於“地基池塘”之上。
穿越涼亭的小徑沉入地面,水池幾乎齊腰,水面上的白色睡蓮正靜靜地綻放。在下沉的空間裏,人的體感與土地忽然有了更直接的聯繫。
沿着小徑向前,經過現在的楊浦驛站即昔日的轉運站,站上碼頭200米長的輸煤棧橋,滔滔黃浦江在眼前展開,偶然路過的尋常運輸船,在細雨中好像都帶上了一絲絲畫意。
原本半圓形的輸煤傳送帶被漆成了蔚藍色,橡皮履帶更換為通常的半圓形鋼板,覆上薄薄的泥土,種上迎春花,可以想象當春天來臨,小黃花隨着江風搖曳的趣致。
“儲灰罐”藝術中心
三個黃灰色相間、巨大而醒目的幹灰儲灰罐位於碼頭最東端,是電廠段的重要工業遺存,現在,它們是即將在下半年正式對外開放的“灰倉藝術中心”。
進入罐體後,仔細觀看會發現,拆除了外部構造後的三個罐體依然保持黃灰色相間的金屬外立面。
其中的兩個經過重新劃分空間後改造成了純粹的藝術展示空間,另一個則以盤旋而上的坡道兼具交通和展示功能。
一條公共棧道在穿過密密麻麻的水泥柱森林以後豁然開朗,沿着筒倉盤旋上升,把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纏繞在一起不分彼此。
秦曙説,參觀這個罐體時,在門口時會得到一個提示:“男往左,女往右。”不多久,男女又在通道的某一點不期而遇,觀展行為與漫遊行為無縫銜接。
“淨水池”咖啡館
兩個淨水池裝置立在電廠廠區和濱江碼頭區之間,處在一片野草叢中,淨水設備被拆開,分別嫁接了別的元素,但從這些零件所透出的氣息中,仍能隱約感到能量流淌千百遍的過程。
其中一個淨水池的功用是咖啡廳,它裝上了輻射狀劈錐拱殼體屋蓋,從高處看,如展開雙翅護住身下土地的小鳥,也如同一個來自海洋深處的貝殼。
屋頂之下,是一個環形的鏡面水池,曲折的屋檐與周邊巨型吊車的景觀倒影於水面之上,人們的視線穿越一汪淨水,幾叢野草,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
建築師將另一個淨水池變為虛化的景觀環境,形成一個圓形的“地基池塘”,小香蒲和水葱,與周邊場地上的狼尾草相得益彰。水池被跑步道穿越,以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存在於整個環境之中,向人們暗示着那些老舊的混凝土條塊曾經的身份。
如何達成現代與歷史、公共與工業、展覽與休憩,藝術品與建築物之間的融合和協調,在這裏,我們似乎看到了答案。
昨天,上海文聯組織的“藝起前行”活動在楊樹浦發電廠遺蹟公園進行。攝影家陳海汶的工業攝影作品為楊浦濱江的過去提供了詳細的影像資料。
陳海汶告訴人們,凡是電廠工作過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非常小心謹慎,一旦進入電廠領域,所有的安保措施必須做到位,“安全帽得戴上,制服得穿好,每一道簽字手續缺一不可……”
楊浦濱江曾經沉寂了一段時間,當它們成為令人滿意的生活場地而不再是僅供參觀的地方時,它們便復活了。濱江臨水空間在當下的復興,為城市帶來複興的契機。
楊浦濱江改造的總設計師
章明認為:
復興並不等於將一切推倒重來,而是在尊重原始狀態的基礎上承認接受不斷疊加的過程。
歷史與現在的疊加,迎來新的身份認同。
馬上評:根與魂
楊樹浦發電廠,這座始建於1911年的老電廠有中國電力工業搖籃之稱,曾供應上海近80%的電力。
如今隨着城市更新的步伐,電廠早已完成歷史使命,卻未退出歷史舞台。曾經的輝煌歷史和光榮傳統,讓她延續生命,蜕變為上海城市文化的地標之一。
去過電廠附近的會了解,那裏的氛圍與徐匯濱江並不一樣,帶着更多工業文明的滄桑和凝重,也更容易尋到特殊歷史時期,上海這座浦江之畔的工業城市一路奮進的足跡。尤其對上了年紀的上海人來講,楊樹浦發電廠是一段歷史的標記,一段青春的回憶,有深厚的時代和文化情結。
好在,如今電廠的周圍不再寥落,而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加大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的政策引導下,楊樹浦發電廠正在找回昔日的魂。這裏將圍繞電廠百年曆史底藴和“紅色基因”的傳承,向史而新,營造獨具魅力、特色的濱水文化空間。
未來,電廠將變身為電力工業革命傳統和歷史文化博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東外灘濱江高端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成為上海集工業文化、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於一體的新地標。
從陳舊到摩登,從厚重到輕快,從工業文明遺蹟到城市精神象徵,像楊樹浦發電廠這樣的蜕變,還發生在上海的許多角落。這不正是城市尋找立身之本、文化之魂的收穫麼?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徐佳和 金雷
編輯:吳旭穎
圖片:徐佳和、劉歆、孫中欽攝,其餘由官方提供
新民晚報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