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庫存稻麥可供全國吃一年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糧食夠不夠吃的問題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我國糧食庫存充裕,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可供全國消費者吃一年以上。

  記者在各地採訪中看到,各地糧庫充盈。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近年來,國家採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舉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連年獲得豐收,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口糧自給率超過100%,把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的手上。

  我國稻穀連續多年產大於需,供給充裕,連續多年結餘,階段性過剩特徵明顯。小麥供求平衡有餘,連續多年產大於需。

  “我國糧食庫存由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和企業商品庫存三大類構成。”秦玉雲説,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是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壓艙石”。中央儲備糧儲備規模穩定,地方儲備規模不同地區又有所不同,主產區儲備糧規模保持在3個月銷量以上,主銷區儲備規模保持在6個月銷量以上,產銷平衡區儲備規模保持4.5個月銷量。政策性庫存是國家實行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政策形成的庫存,全國各地有政策性糧食委託收儲庫點1萬多個,庫存數量相當可觀。企業商品庫存是指企業為了經營週轉需要建立的自有庫存。目前入統企業有4萬多家,這部分庫存規模數量也不小。

  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等引起的糧食市場異常波動,我國還建立了符合國情的糧食應急保障機制。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告訴記者,充足的原糧儲備、成品糧儲備和應急供應網絡體系構成應急供應的“三道防線”。除了充足的原糧儲備外,我國在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10天至15天的應急成品糧油儲備,可以隨時投放市場,保障口糧供應需要。

  同時,我國在全國佈局了一批應急供應網點、應急加工企業、應急配送中心和應急儲運企業。目前全國共有糧食應急供應網點44601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應急配送中心3170個,應急儲運企業3454家。此外,我國建立起兩級監測體系,能夠密切跟蹤糧食供求變化和價格動態,做到未動先知、未漲先知。全國31個省(區、市)都制定了省級應急預案,587個市(地)、2440個縣都建立了區域性應急預案。我國已建立了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各地切實做到各負其責、守土盡責。

  我國糧食庫存充足,但是庫存糧食數量是否真實、質量是否良好呢?今年5月份公佈的全國政策性糧庫大清查結果表明,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賬實基本相符,質量總體良好,庫存糧食儲存總體安全,結構佈局逐步改善。從大清查結果看,政府儲備庫存約佔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總量的三成,國家最低收購價糧約佔四成半,政府儲備的“壓艙石”“穩定器”作用充分體現。從品種上看,稻穀、小麥等口糧品種佔比約七成,有利於保障口糧絕對安全;大米、麪粉等成品糧庫存佔比不斷提高,應急保供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糧食主銷區庫存佔比有所提高,庫存佈局逐步改善。

  “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羣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帶來的考驗。”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説。但是從長遠看,我國糧食供給仍將長期處於緊平衡,還需要持續加強“三農”政策保障,穩定糧食產能,提升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值得警醒的是,我國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消費各環節浪費依然嚴重。作為消費者,一定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切記不要浪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7 字。

轉載請註明: 放心!庫存稻麥可供全國吃一年以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