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庭關係影響孩子性格:這三種家庭養出的娃,不是自私就是自卑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人説父母的教育在自己成長生涯中影響最深刻。但是除此之外,家庭關係其實也在暗中影響着孩子性格的形成。

因此,如果家庭關係是以下三種情況的就需要注意了。長期處在這三種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出現自私、自卑的心理問題。

一、夫妻中有一方特別強勢

簡單來説就是爸爸或者媽媽在各方面表現的比較強勢,對於其他家庭成員的生活都有極強的管控欲。

這種例子比較典型的就是“虎媽貓爸”式的教育,指的是母親在生活中有着説一不二的地位,甚至在生活的大小事上都擁有絕對的權利。

這一類的家庭關係總是由強勢的一方引導着其他家庭成員,即剝奪了他人的話語權。

因為人不能夠保持永遠都處於理智客觀的狀態,會因為自己的主觀感覺而影響判斷。如果不加以限制,就會出現獨裁的現象。

這種原則在家庭關係中也是適用的,當他人在家庭中話語權丟失,就會使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長此就會失去獨立自主性,做什麼事情都習慣詢問家長的意見,脱離父母的幫助,自己就很難將事情做好。

二、“喪偶式”婚姻

處在這一類婚姻的夫妻基本上都是貌合神離的狀態。為人父母卻忘記自己身上擔負的責任,將教養孩子、處理家務的職責都推給其中一人。

這種最典型的就是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當中的缺失。他們將自己當成一個提款機,以為拿錢回家就是最大的貢獻,卻忘了履行自己為人丈夫,為人父的職責。

而且符合這種特徵的男性一般都有極強的大男子主義,經常對自己的妻子頤指氣使,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是女兒還好,但如果是兒子,他就會學習父親的模樣,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別人都應該優先於他,甚至喜歡欺負女孩子。

三、將孩子排除在家庭關係之外

有句話説“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雖然這句話是網友們的調侃,但是卻反應了一種真實的家庭情況。那就是父母太恩愛,卻對孩子不管不顧,將他排除在外。

孩子和父母之間無法建立起比較親密的依賴關係,同樣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讓他不能從家庭關係中得到足夠的安全感。

因此他會變得自卑,不願意接觸他人。

父母該如何處理夫妻關係才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1、一段健康的家庭關係,應該是父母雙方都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之中,並且保持着態度的一致。

即便偶爾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理念的分歧,也不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正確的做法是私下裏協調,等意見統一再對孩子進行教育。

2、父母和諧的婚姻會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認為無論怎麼樣爸爸媽媽都不會分開。有了安全感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更加自信,在為人處世上也會更加主動活潑。

3、有大量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之間長期處於敵對、緊張、冷漠的關係中,孩子會更容易不遵守紀律,變得暴力,甚至犯罪的幾率也會大大增高。

因此當夫妻之間的相處出現問題時,應當及時處理。而不是整日爭吵,讓孩子處在這種焦慮中成長。

家庭是一個整體,裏面的所有成員都是不可以單獨被割裂開來。只有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才能構建一個美滿和諧的家。

【寫在最後】:

只有家庭環境幸福和諧,孩子才會養成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