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我國六五環境日的主題是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守護綠水青山,中國持續發力。
綠水青山是美麗中國的代名詞,沒有綠水青山的“好風景”,就沒有美麗中國的“好前景”。建設美麗中國,就是要呵護綠水青山的“顏值”,提升金山銀山的“價值”,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用優美的環境“吸睛”,用良好的生態“吸金”。
讓植綠護綠與美麗中國同行。“草木植成,國之富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從“大地披綠”到“身邊增綠”,日益增加的生態產品供給,不斷提升了百姓獲得感。“三北”防護林等工程創造綠色奇蹟;雄安新區“千年秀林”風景如畫;塞罕壩造林人幾十年綠色接力,從一棵樹發展到一片“林海”;在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三代治沙人38年來紮根荒漠,荒漠從綠洲變金山;在江蘇鎮江,關閉船舶修造企業實施生態復綠,江灘面貌“煥然一新”……一次次植綠、增綠、護綠的背後,是生態文明意識的深入人心,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傳承和不懈踐行。“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只有日積月累植樹造林的潛功,才能造就青山疊翠、江山如畫的顯功。因此,我們要堅持不懈抓好植綠、增綠、護綠,讓保護綠水青山的意識深植於心、踐之於行,不斷播種“綠色的希望”,不斷收穫“綠色的幸福”。
讓綠色發展與美麗中國相伴。綠色發展,是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的理性發展方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多年來我國強化頂層設計,推動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經濟和生態互融共生的康莊大道。黑龍江發展綠色產業、石墨精深加工、改善生態環境,昔日“煤城”變“美城”;從“賣木材”到“賣風景”,中國林業集團一根木頭“三鏈融合”,產城融合共建共享共贏;浙江安吉創造營商環境的“綠水青山”,讓生態環境種下的“常青樹”變成老百姓的“搖錢樹”……一次次行動、一個個蝶變、一條條新路,都昭示着中國嚴守環保底線、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執着追求。今後,我們要繼續推動綠色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向結構升級要更優增長,向創新驅動要更強動力,向資源整合要更高效益,讓美麗與發展相伴同行。
讓綠色生活與美麗中國相融。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盼温飽”到“盼環保”,人民羣眾對乾淨水質、綠色食品、清新空氣、優美環境等生態的需求更為迫切。環境好了,老百姓是最大受益者,然而受益者也是責任者,我們每個人都應自覺為“綠色銀行”存本錢。近年來,我國大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社區創建、光盤行動等環保公益行動;騎共享單車上下班,到超市購物自備環保袋,舊衣物放到小區回收箱……代表着環保、自然、健康的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漸漸成為大眾的主流選擇。可以説,我們的每一次植樹、每一次低碳出行、每一次撿拾垃圾,都是為綠色發展存入“本金”,也都是在為明天積攢生態“利息”。生態文明,人人有責。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推動全社會形成更綠色、更環保的新風尚。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中國的未來,不僅要有產業興旺、經濟繁榮、生活富裕,更要有藍天白雲、清水綠岸、鳥語花香。讓我們攜起手來,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美麗中國,為今人建設“綠色銀行”,為後人釋放“生態紅利”。(作者系四川在線特約網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