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28日文章,原題:科學家表示(如今)中國的黃河可能處於500年來的最清澈狀態 一項新研究發現,如今的黃河可能正處於500年來的最清澈狀態。這條渾濁的河流,河水的顏色由每立方米可高達34公斤的沉澱物所致——相當於非洲尼羅河(泥沙濃度)的34倍。
黃河沿岸的豐饒平原是華夏文明搖籃,但沉澱的大量泥沙不斷抬升河牀高度,造成多次洪災。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針對黃河展開的相關研究已有十多年,帶頭人是來自中國的地理學家。儘管相關研究並不能直接衡量黃河的清澈度,卻令科學家們能估算發生了多大程度的土壤流失,以及有多少沉澱在黃河中。在本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相關論文中,他們表示,近幾十年來有關地表徑流量急劇減少,且此類狀況“在過去5個世紀內前所未有”。
類似現象在中國史書中被記載為天降祥瑞。但科學家認為,近來的變清趨勢並非完全是好消息。黃河變清取決於全球氣候週期、地區氣候等自然因素。但從上世紀60年代起,這種循環逐漸趨弱,直到近年來完全消失。亞洲夏季季風趨弱導致黃河地區總體降水減少,但這僅是變化的一小部分原因。
黃河地區加劇的人類活動——如農業灌溉和大規模植樹等,提高食品供給並改善人們生活,也加大用水量。此類活動導致流入黃河的地表徑流量減半:從過去500年的年均400億立方米降至如今的200億立方米。泥沙沉澱隨之減少,向下遊攜帶的淤泥也減少。科學家預計黃河河牀抬高速度或將放緩甚至逆轉。這可能降低洪災風險,但也會破壞某些區域河岸穩定,最嚴重時會斷流,影響民眾生活。(作者陳冰琳,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