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1日電(記者王辰陽)“過去的28年,前14年我穿着一身‘橄欖綠’,後14年換成了這身‘城管藍’,朋友都説我和制服有不解之緣。”上海市閔行區浦錦街道城管執法中隊中隊長朱誼笑着説。記者和朱誼約好早晨九點半到訪,在此之前他已經完成隊內會議和居委會黨建工作討論兩項工作。
朱誼在檢查小區垃圾分類情況。新華社記者 王辰陽 攝
“我一般早晨7點就開始工作了,這麼多年也習慣了。”從人民解放軍到人民城市的城管隊員,朱誼説,最重要的是為人民服務初心的堅守和軍人作風的堅持。
“拆違”也是羣眾工作
退伍轉業前,朱誼在武警上海總隊服役了14年,軍旅生活在他的性格和血液裏注入了紀律性、執行力和韌性。
朱誼在街面巡查。新華社記者 王辰陽 攝
萬事開頭難,朱誼進入城管隊伍後,很快接到了一項艱鉅的任務——一個城中村的拆違。200多户業主、700多名當事人、近7萬平方米違法建築……朱誼是主要負責人,拆違難度可想而知。
“這些違法建築有廠房、倉庫、民房,涉及很多人切身利益,我被一些業主當成‘仇人’,甚至還有人跟蹤我,半夜三更打電話騷擾。”朱誼説。面對業主五花八門的訴求,在部隊習慣了聽從指揮、完成任務的朱誼犯了難。
朱誼決定轉變思路,沉下心來、沉入羣眾中去。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村裏巡邏,和業主們聊天。一天、兩天、三天,業主們不願理睬朱誼;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業主們開始主動和朱誼打招呼,請他到家裏坐坐。“我和他們聊生活、聊工作、聊孩子教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很多人成了朋友,他們也理解了拆違工作。”朱誼説。
這項拆違工作,朱誼幹了20個月,200多户業主絕大多數主動搬離。就像是完成一次“負重跑”,朱誼身上是沉甸甸的工作責任感和居民的信任。他好像找到了做好城管工作的竅門,也更加熱愛這份工作。
“朱隊常説,不要怕困難,要想辦法去解決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何況工作是有容錯機制的,最重要的是勇於嘗試。”中隊隊員張慧説。
把部隊作風注入城管隊伍
紮實的工作作風讓朱誼很快走上城管中隊的管理崗位,如何帶好隊伍成了他的新課題。朱誼立馬想到了部隊裏的好方法,每週固定的例會制度,隊員們自我剖析近期的工作,大家互相點評、探討業務;每週固定的隊列訓練,既鍛鍊了隊伍的集體意識,也幫助隊員強身健體。
朱誼發現街麪店鋪裝修的安全隱患。新華社記者 王辰陽 攝
朱誼之前所在的中隊有個別隊員作風比較散漫,一開始也不太認同朱誼把一些部隊的制度、做法帶入管理工作中。嚴明紀律從嚴於律己開始,朱誼總是早晨7點就來到辦公室,久而久之,愛遲到的隊員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掉了不好的習慣,隊伍管理也日趨標準化。
“我希望能把軍魂注入城管隊伍中,我也很高興看到自己帶過的隊伍在考核中不斷突破,在區局裏名列前茅,浦錦街道城管執法中隊還率先完成了上海市示範化中隊創建。”朱誼説。
在軍隊裏將領要衝鋒在前,在城管工作中朱誼也一直撲在一線。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基層防疫工作壓力陡升。朱誼從春節假期就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工作,辦公室沙發成了他的牀,一睡就是44天。朱誼卻説:“在辦公室睡覺,一是為了隨時響應工作,二是我天天在前線,不希望給家人帶來防疫負擔。”
在朱誼的帶領下,浦錦街道城管執法中隊從年初四就實現全員上崗。從菜市場、飯店、小區,到居民排隊登記和購買口罩,每個容易發生人流聚集的地方城管隊員都在現場。
中隊隊員全海斌説:“我也是退伍軍人轉業的城管隊員,在朱隊身上,我還能感受到在部隊裏和戰友們一起訓練、生活的感覺,讓人很踏實。”
朱誼在工作上要求嚴格,在生活裏卻是一個温暖的人。他是同事眼裏的老大哥,每天關注天氣,提醒隊員添衣保暖或防暑降温;他是女兒眼裏的“豬肝俠”,因為在家做飯醬油放得比較多,菜品總是呈現“豬肝色”;他是熱心公益的愛心人士,今年暑期剛剛利用假期驅車到湖南的貧困村,看望資助貧困兒童。
為民服務要“眼裏有活”
“朱隊過去一年沒少往小區跑,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多虧了城管費心。”上海市閔行區浦錦街道世博家園第六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陸曉紅説。不僅和社區幹部熟,記者和朱誼在小區巡查的路上,也有不少居民主動和朱誼打招呼。
“現在城管的工作要深入到小區裏。”談起具體工作事項,朱誼如數家珍,垃圾分類督查、羣租房整治、違法搭建拆除、街麪店鋪管理……朱誼是一個“眼裏有活”的人,看到一家正在裝修的店鋪,他立馬發現店鋪招牌存在安全隱患,必須整改。按照朱誼的話説,他和家人在外用餐,都會忍不住觀察飯店的垃圾分類情況,發現問題會找店家和物業來解決。
“婆婆嘴、豆腐心”是朱誼總結的基層工作法寶。在他看來,執法並不是目的,比如很多小區垃圾分類不到位,只是因為部分居民大大咧咧不注重細節,或者一些外來住户對情況不甚瞭解。直接罰款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不如耐心勸導,甚至要通過房東向租客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和要求。
“人民城市人民建,我們現在的日常工作也會邀請羣眾一起參與,從城管視角去看城市治理的問題,感召大家共同關愛這座城市。”朱誼説,“這就是我對為人民服務和城管事業最樸素和真摯的理解。”(參與採寫:實習生 劉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