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百米內35個彎,盲道不是給檢查文明城市的人看的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綜合

“這裏的山路十八彎”,是經典老歌的一句歌詞;這裏的“盲道十八彎”,是最近新聞熱搜的一條標題——據報道,外地某市一處新修的長約150米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改成了“十八彎”。

“十八彎”的盲道,不只在“這裏”。某省有一處“史上最曲折”盲道,百米內有35處“Z”字轉彎;某省一處不足50米的盲道呈“S”形,23個轉彎,另一處50米長弧形盲道有29個轉彎。盲道也不只“彎彎繞”,盲道上車輛隨意停放、雜物堆積,盲道上的電線杆、燈箱廣告等更是成為無影殺手。前些日子,一位小男孩小心翼翼學習走盲道的視頻刷屏。因為視力障礙,男孩看不見,媽媽帶他到街上,教他走盲道。孩子用小腳試探着在盲道上前進,不時停下來,摸一摸盲道上的凸起。孩子走着走着,一輛紅色轎車赫然停靠在盲道的中央,擋住了孩子的去路……

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有個博物館,其中特設一間盲人體驗館,又稱“小黑屋”,進館體驗之前,參觀者要走一段五六米長的盲道。工作人員特別提醒説:這才是正宗的盲道。大街上那些盲道,好多都是不連續、不規範乃至斷頭的盲道。那些不是給盲人走的,而是給健全人看的,是給文明城市檢查的人看的……

一語驚醒健全人。這些年,大中小城市的盲道建設一哄而上,可是我們見過多少盲人走在盲道上?城市的管理者、建設者,事前事後瞭解過盲人朋友的感受嗎?我們獲取過多少樣本的“用户體驗”?

從事特殊教育研究的學者認為,對某些特定對象的產品或服務而言,僅僅“用户體驗”還不夠——用户體驗更多強調的是換位思考,而好多體驗不是簡單換位就能感受、認知到位,不是健全人閉上眼睛走一段就完事,需要用户直接見面,親身檢驗,也就是“用户檢驗”。如果從設計之初、竣工驗收乃至文明創建,都請視力殘障人士參與,大街上那些盲道就不可能只是健全人“看”的道,而會成為盲人腳下放心“走”的路。

一條盲道,問題多多,並且頗具象徵意義。表面上看是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問題,是市民的文明素質問題。進一步看,是城市的規劃建設問題,長效管理問題。更深層次還有健全人羣“集體無意識”問題,有“健全本位”和“殘障缺位”的問題,乃至“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大問題——“問題”是多維度的存在,我們常説的“強化問題意識”,也應來自對問題多層次的探究、追問,以及“治標更治本”的決心。

各種小問題,背後往往都有大問題,洞悉並把握這些大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小問題。譬如人們詬病已久的“文山會海”,曾有報道,一個未摘帽貧困縣,縣委書記、縣長一個月參加71次視頻會議,會議之外還要接受一些省直部門督戰隊的訪談交流,每天忙得團團轉。表面上看,是以會議落實會議的形式主義問題。進一步看,是某些層級只問態度不問事實、只問“痕跡”不問“實績”、只問形式儀式不問結果效果的官僚主義問題,有高高在上的視角,無親力親為的手腳。

社會轉型時期,改革和發展必然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而且往往是大問題、小問題混雜,真問題、假問題糾纏。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不能只是解決表面問題,更不能按“退格鍵”,甚至粗暴地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就像“盲道十八彎”,僅僅把盲道“拉直”恐怕還不夠,應當多按的是“回車鍵”,另起一行,向下開掘,向內解剖——坦然直視問題,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開始,也是某些“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