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站在店裏不肯走,卻不説要什麼,我們就要注意了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在商店裏看着玩具出神,孩子家長問要不要,孩子沒説話,孩子家長又説你要是想要,告訴我,我就給你買,孩子還是不説話。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説,如果家長説你想要就買,他們就會要的,那些不論家長怎麼説都沒有反應的,家長就該想想問題出在哪了。

説起孩子喜歡去商店買東西,就想起我家孩子和他爸:孩子不到兩歲時,孩子爸就對他比較嚴厲,説什麼有些東西要從小培養。如果孩子路過商店要買東西,他就會不同意,不養成亂買東西習慣,所以不論孩子怎麼哭鬧,他説不買就不買。

這樣幾次後,孩子跟着他爸去商店就再也不要買東西了,甚至拒絕跟他爸一起出門。孩子爸看到孩子這樣,又説孩子不喜歡他,他也不要帶他玩了。

這是誰的問題呢?孩子小時候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爭取什麼,他們還沒把想要、需要、必要理解透,就要求他們有大人一樣想法行為,只會讓他們覺得什麼都不能買,什麼都不要做。

我們理解不了孩子的行為,就會覺得孩子內向,不會表達,甚至叛逆。這結果是我們自己導致的。如果我們順着孩子的發展,讓他們理解、明白、成長,孩子會積極樂觀,更懂得理解我們。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家人能夠理解我們,理解我們,知道彼此需要什麼,但這是不現實的。父母對孩子最熟悉。他們還是個小嬰兒。他們不會説話也不會表達。父母需要了解孩子才能好好照顧他們。隨着寶寶越來越大,他會慢慢照顧自己,父母也開始放心地轉移他們的顧慮,這讓他們越來越默契。

我們交往時,沒有默契,那麼就要有交流才行。像上面説的孩子連表達都不願意了,問題就已經很嚴重了。這時作為家長,我們要反思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方式:是不是太過於限制孩子,是不是沒有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問題。

要知道,表達能力本就不好的孩子,在受到過多拒絕後,他們會以為表達沒有用,説了也不會得到,還不如不説。

因此,拒絕孩子也要講究技巧,比如孩子要買糖果,我們可以答應給他們買,買了之後告訴他們吃糖多了不好,我們約定多久買一次,然後,孩子沒到時間又要買,我們就提醒他們約定的事,讓孩子再等等,孩子哭鬧,就拿水果代替。

這個方法需要堅持,我家用了好幾個月,孩子才不那麼急,但是,我相信讓孩子學會等待,比有想要的不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