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獨自''搬家''孩子走紅,看着其他孩子都有人接,網友哽咽:太心酸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綜合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飛速上漲的物價讓許多家庭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之下,不少父母開始漸漸無法兼顧工作與孩子,導致孩子得不到應有的照顧與陪伴。

隨着期末考試的結束,孩子們的暑期生活也相繼開始。對於一些住宿的學生而言,如果下一學年需要更換宿舍,那麼學期結束以後會將一些生活用品帶回家中。

前段時間,有網友在一所小學校門口拍下了這樣一幕。畫面當中,許多家長正在幫孩子搬運行李,而鏡頭卻突然聚焦到了一個小孩子的身上。

只見這個孩子將掃把、草蓆全都夾在自己的後背與書包之間,手上抱着一個塑料桶,桶裏還放着一個巨大的袋子,那應該是孩子在校期間穿的衣物。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手上的物品似乎有些沉重,孩子抱着這些東西並不能完全將腰桿挺直。

看着遠處父母幫子女收拾物品,再看看眼前這個迷茫無助的小孩,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同情:''這太心酸了,這孩子的父母為什麼不來幫幫他?''

孩子父母的去向我們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讓一個這麼小的孩子獨自完成這些事情,對他們的身心而言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孩子的成長曆程,父母能否缺席?

其實對於這段視頻,也有一些網友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網友認為,父母不幫孩子搬行李,很可能是因為工作過於繁忙,孩子應該予以理解。

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讓子女獨自完成這些工作,其實有助於鍛鍊他們的獨立能力,這對今後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誠然,巨大的生活壓力讓不少父母沒辦法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這一點無可厚非。至於讓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的確可以培養獨立自主意識。但是,這兩者並不適用於任何場合,更不是父母逃避職責的藉口。

有一些場合對於孩子而言特別重要,此時父母不僅不應該缺席,而且要通過自己的表現讓孩子從中獲得安全感。例如:新生報到、搬行李、家長會等。

如果父母缺席了這些場合,並且為自己找來各式各樣冠冕堂皇的理由,那麼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都將逐漸喪失,甚至因此威脅到親子之間的感情狀況,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自卑,不願信任父母。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那個孩子,當你面對眾多同齡人都有父母的幫助與陪伴,而自己卻只能一個人抗下所有時,內心是否也會有一絲失落與悲傷呢?即便孩子的身體能夠抗下這些重物,但他脆弱的心靈卻很難承受得住這份沉甸甸的落差感。

其實除了這種行為以外,父母還有一些不經意的行為也在對孩子的心靈施加傷害,但父母卻對此毫不知情。

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的舉動

·替子女拿主意

不少父母自恃生活閲歷比孩子高得多,所以總喜歡替孩子拿定主意,強迫孩子接受他們的決定。誠然,這種行為能夠儘可能避免孩子走太多彎路,但同時也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一方面,孩子的自尊心會大受打擊。

孩子才是最終的執行者,父母不向孩子徵求意見便私自作決定,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另一方面,孩子的很可能產生心理上的負擔感。

絕大多數時候,父母給孩子做的決定都與孩子的意願相反,例如:父母要求孩子學習繪畫,但孩子其實對繪畫根本就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將產生心理上的負擔,這對個人健康以及後續學習的發展都是相當不利的。

·説一套做一套

鄰居張先生,他跟自己的兒子強調不能吸煙,但自己卻一直沒有將煙癮戒掉。有一次兒子偷偷抽煙被張先生髮現,張先生一怒之下對孩子拳腳相加,但沒想到卻換來兒子的一句怒吼:''憑什麼你能做的事情我卻不可以?''

後來,兒子不僅染上煙癮,而且變得越來越不受張先生管教。

有些父母為了確保孩子不沾染上一些不良習氣,會從小時候起就一直給他們灌輸大道理,但有些道理父母自身卻沒能嚴格執行。這種説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模式,不僅會大幅減弱教育的權威性,同時也將損害父母在子女心目當中的地位。

·沒有履行承諾

有些父母為了哄孩子開心,會他們許下各式各樣的承諾,例如:買玩具、去遊樂園玩等等。但是,有些時候父母許下這些承諾只不過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因此並不會履行承諾。

在父母看來,哄騙孩子是大多數家長的慣用伎倆,所以並不以為然。但如果這種行為經常出現,那麼父母將逐漸失去孩子的信任,甚至會導致親子關係快速降温。

其實父母之所以會作出這些行為,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將子女真正當作朋友來相處,而總是將他們當作三歲小孩看待。

事實上,父母如果真的想拉近自己與子女之間的距離,更加深入地瞭解孩子,那麼理當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相處。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給予父母更多的信任。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