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裝祿勸與你共舞
這裏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這裏是一片生機蓬勃的熱土!
祿勸,一片梨葉狀的土地,一塊由崇山峻嶺堆疊而起的神秘地方。
▲祿勸轎子雪山牧馬天池
憑藉冰雪與鮮花的四季爭奇,這裏是春城離雪山最近的旅遊勝地。
▲轎子雪山
憑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藴,這裏是彝歌苗舞之鄉.....
祿勸,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北部,距昆明主城72公里,是由滇入川的“北大門”。國土面積4233.91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5,轄17個鄉(鎮、街道),194個村(居)委會,2652個村小組,總人口48.99萬人,居住着漢、彝、苗、傈僳、傣、壯、哈尼、回等24個民族。 素有“三水一江地、彝歌苗舞鄉”的美譽。
▲火把節
▲花山節
▲1985年,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成立
祿勸歷史悠久、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祈福
營盤山的炊煙還在新石器時代的清風中飄蕩,佇立在羣山中的古城牆已在風雨中磨礪了千年。
▲崇德營盤山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石器
彝族首領阿而擎起的大旗在風聲中獵獵作響,羅婺部以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雄冠雲南三十七部”。
▲石大人
冷月下的鳳家古城遺址,訴説着明清時期在西南地區有重大影響的鳳氏統治集團曾經的輝煌!
▲土司府禮儀樂古譜
滔滔東流的金沙江孕育了歷史悠久的羅婺民族,巍巍挺拔的火期羅尼白積澱了燦爛獨特的民族文化。 走進《中國百科全書》的鏨字崖彝文摩崖石刻,是中國現存的兩塊古老的彝文摩崖石刻之一;現存北京的659部彝文古籍中,出自祿勸的有522部。
▲鏨字崖彝文摩崖石刻
1935、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兩度途經祿勸,在金沙水拍的雄渾韻律中,紅軍擺脱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順利實現北上抗日的偉大戰略轉移!
▲皎平渡紅軍渡江紀念碑
毛主席路居紀念館、普渡河鐵索橋、紅軍烈士洞、石板河阻擊戰等紅色遺蹟,聶榮臻元帥的題字“革命勝地,山川增輝”,祿勸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聶榮臻元帥的題字
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文化,多民族的交融,祿勸從遠古的文明中一路走來。
在百花齊放的民族文化中,祿勸的民族民間刺繡格外鮮豔奪目。
▲彝繡
絹繡在民族服飾上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五穀雜糧、地貌山川,傾注着祿勸人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和崇敬,表達着祿勸人民對祖先、對傳統、對歷史的追溯,是祿勸各民族穿在身上的文化歷史。
▲苗繡
“一山分四季,四季美如畫”,昆明最低海拔和最高海拔同處祿勸版圖,使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獨具特色。
▲陰陽元石
“一峯天作柱,萬仞雪為衣”,常年白雪皚皚的轎子雪山因雄、奇、險、秀、峻而聞名,是距離雲南省會昆明最近的雪山。1993年,被列為雲南省風景名勝區,2009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轎子雪山
陽元
人跡罕至,花開成海。馬鹿塘杜鵑花海七彩生態旅遊示範區,核心區由4000多畝的老樹杜鵑組成,因保持了最原始的自然風貌和景觀,正被越來越多的外來遊客所向往。
▲馬鹿塘杜鵑花海
普渡河沿岸的峽谷風光,三江口温度高達攝氏75的地熱水,丹霞地貌迷樂谷的陰元石、陽元石,更是吸引着無數人的視線,他們在緊張工作的間隙,不遠萬里,跋山涉水而來。
▲翠華興隆野温泉
則黑萬畝林的厚軟松針上,野兔在奔跑,濱河十里景觀長廊的各色鮮花,在驕陽下微笑,而中屏的轎子仙宮溶洞,在歲月緩慢的流逝中,悄悄掀開了遮蓋她 絕世容姿的面紗!
▲中屏轎子仙宮溶洞
千年濤聲依舊,後人再度書寫傳奇。石板河的槍聲還依稀響在耳畔,雲龍水庫的浩淼清波改寫了昆明主城缺水的歷史。
▲雲龍水庫
設計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建成後年平均發電量為390億度的烏東德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工程的主要發電基地之一,是我國的第四大電站。
▲烏東德水電站
“小水電第一縣”、“雲南黑山羊板皮基地”“雲南省松茸之鄉”“雲南省雲藥之鄉”等美譽讓祿勸聲名遠揚。擁有57%的森林覆蓋率,核桃、板栗、蘋果遍佈平壩山區,松茸、乾巴菌、牛肝菌、雞樅等野生食用菌享譽全國,石斛、玫瑰、大花蕙蘭的大力種植,祿勸已成為昆明的後花園。
▲東瓜河瀑布
祿勸的一切都為你的到來而準備!一草一木,搖曳着的是祿勸大地的蓬勃生機,一歌一舞,表達的是48萬祿勸人的質樸和真情。
白雲的心事交託山水,藍天的故事由大地傳唱。每一場的邂逅都是命定的緣分,一瞬間的凝眉已是故事的開端。
▲轎子雪山
篝火點燃,美酒飄香。飛揚的裙裾,踩踏着光陰,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旋轉。
盛裝祿勸,與你共舞!
撰稿:劉繼慧
供圖:祿勸縣委宣傳部
編輯:劉航丞
審核:楊崇傑 李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