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造車是一個重資產的生意,但是對於搞房地產的恆大集團來説,他們似乎並不缺錢。日前,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舉辦了恆馳系列全球發佈會,破天荒一下子亮相了6款新車型。恆馳汽車似乎一夜之間就來到了我們身邊,在我們手機各種app裏,電腦各種網頁上,到處都充斥着恆馳汽車的廣告。
![拼命砸錢的恆馳汽車能成功嗎?](http://p1.nanmuxuan.com/images/82/845549f1f3a8915a.jpg)
為了宣傳造勢,恆馳汽車砸下了鉅額投放費用,它所佔據的都是各種渠道的頭部資源。僅從這些廣告投入中我們就能看到不差錢這三個字。
如果我們進一步瞭解一下恆馳汽車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從品牌誕生到如今,砸錢成為了這個品牌的主要發展方式。或許與恆大集團做房地產起家有關,恆馳汽車的發展似乎也在遵循一種房地產開發的模式。
恆大造車並沒有強大的實力背景與技術,為了快速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用的方式就是買。買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買相應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凡是買過來的能對整車製造有幫助,就要去買過來。
![拼命砸錢的恆馳汽車能成功嗎?](http://p1.nanmuxuan.com/images/3b/aae53e7dc9880429.jpg)
比如汽車關鍵的底盤技術,恆馳汽車本身沒有強大的生產能力。之前收購了薩博技術平台,但是平台過於老舊,對於新能源契合度不是很高。於是此次又斥巨資收購了德國BENTELER集團、德國FEV集團耗時3年半研發的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這套底盤架構集成了當下最先進的動力系統、懸掛系統、電子控制系統和制動系統,所以恆馳汽車一下子從一無所有直接躍入了世界領先。除此之外,恆大還買了電池企業等周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並通過大量人才引進,希望在短期內達成世界領先。
當然並不是所有技術有錢就能購買獲得的。除了購買之外,恆馳汽車的第二招就是與知名企業進行合作。目前恆馳已經和德國hofer、科尼塞克等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和產品。
![拼命砸錢的恆馳汽車能成功嗎?](http://p1.nanmuxuan.com/images/82/d79a5aa1bc44c613.jpg)
收購、合作之外,恆馳還努力構建屬於自身的生態圈與朋友圈。比如設計方面,恆馳汽車本身沒有強大的整車設計團隊,於是恆馳就直接與全世界15位頂級造型大師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恆馳發佈的6款新車就由前寶馬設計師Anders Warming、前菲亞特設計總監Michael Robinson等帶領的不同設計團隊操刀完成,所以看起來原創度都十分出色。
除此之外,恆馳汽車還與多家世界大規模高實力的工程技術研發企業、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其目的就是在造車的各個領域建立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實現真正的強強聯合。
![拼命砸錢的恆馳汽車能成功嗎?](http://p1.nanmuxuan.com/images/e8/796e962e78fc3113.jpg)
恆馳汽車的大手筆還體現在品牌戰略格局和戰略部署上。恆馳汽車透露,目前集團一共在研發14款新車,全球同步在建設10個整車生產基地,每個生產基地規劃產能為50萬輛。根據規劃,3-5年內恆馳年產能規模要超過100萬輛,10-15年產能規模要達到500萬輛。而對於恆馳汽車來説,他們希望通過增大規模,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拼命砸錢的恆馳汽車能成功嗎?](http://p1.nanmuxuan.com/images/9b/590ccebbfb997fb4.jpg)
寫在最後
可以看到恆馳汽車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大手筆花錢的基礎上的。我們看到,有些花費是理性的科學的,但也有一些花費或者規劃則是無效的空洞的。
收購核心技術和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或者與他們進行戰略合作,這是正確的,也是恆馳實現彎道超車最簡單的方式。但全球同步建立10個整車生產基地就有些誇張了。目前國內傳統車企,最暢銷的大眾品牌在國內都沒有500萬輛產能,一件產品還沒上市的恆馳何德何能要直接造500萬產能?僅僅是全國佈局和銷量規模展望方面,不得不説恆馳犯下了假大空的大躍進式的錯誤。
造車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如果恆馳只知道砸錢辦事,那麼這個品牌並不會走多遠。但如果恆馳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造車,或許憑藉自身實力,還有可能獲得一定市場份額。(文/鍾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