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位小學同學尋師52年心願未了 老師已80歲(圖)

43位小學同學尋師52年心願未了 老師已80歲(圖)

  如今的聚會照

  43位小學同學尋師52載 心願未了

  80歲高齡的商靜茹恩師 您老一切安好?

  《瀋陽晚報》、《北京晚報》新聞聯動,只為幫他們圓夢

  “尋尋覓覓52載,還是同學最親密。小學同窗共6年,情深意長半世紀。”9月2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同學會在瀋陽舉行,原瀋陽路小學1965年六年二班18名同學匯聚一堂,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作為特邀嘉賓與會。為了幫助這羣華髮老人尋找班主任商靜茹老師,記者被該班羣主拉入六年二班微信羣,向全班43名同學進行了“直播”。

  當年的淘氣包變羣主

  “太好啦!記者進羣幫忙直播,可以讓無法參會的其他同學分享離別半個世紀再聚首的喜悦。”羣主王慶義開心地説。

  當日10時許,瀋河區大南街附近的一家酒店內,來自四面八方的老同學陸續趕到。65歲的劉景文是此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她早早趕到並在酒店門口等候大家。“我認出來了,你是‘石頭’!”她驚喜地握緊王慶義的雙手,露出孩子般開心的笑容。

  時隔52年,久違的感覺撲面而來,兒時記憶一一湧現,這一切,都被直播了!

43位小學同學尋師52年心願未了 老師已80歲(圖)

  當年的畢業照,前排中間即為商靜茹老師

  他們在皇城根兒下讀書

  “我們是在皇城根兒下長大的孩子!”劉景文回憶,原瀋陽路小學地址位於撫近門內,與瀋陽故宮緊挨着。當年,按照户籍就近入學的教育政策,全班同學的家都集中在當時的“幸福大院”――也就是現如今的瀋陽商業城的所在之處。

  “我記憶猶新,從‘幸福大院’走出來,穿過紙行衚衕往南再右拐,就到了校門口!”李久貴告訴記者,“那時候上下學,同學們全部是徒步走,不用家長接送,路途中經常能遇到小夥伴,一路上連唱帶跳的,老開心啦!”

  楊喜昌説,女同學李莎莎的家是一個四合院,她家也因此成了學習小組所在地。

  “最有意思的是,學校教師辦公樓前身就是一座龍王廟,班主任商老師的辦公室原先是廟裏的供殿!”王慶義回憶。

  “一個都不能少”

  當日上午見面之前,經臨時“班委會”商議,羣主王慶義把本報記者拉進了“瀋陽路小學六年二班”微信羣。聽説聚會當天一共來了18名同學,羣裏頓時炸了鍋。為了讓不能到場的同學也能分享同學聚會時的喜悦,記者在羣裏進行了現場直播。

  “太像了!”看到“石頭”王慶義的近照後,同學們連聲感嘆。

  “什麼太像了!原來就是這模樣,只不過大家都老了!”劉景文感慨。

  “李雅茹,你好啊,我是張勝英,終於把你找到了,我們班一個也不能少!”女生張勝英發來問候,並聲稱自己還在路途中,稍晚一點到。

  “我真感動啊!感謝同學們這麼關注這個微信羣。”王慶義用語音回覆大家。

  未到場同學紛紛留言

  “跟你們可能不同,小學同學是我此生中唯一的同學!”羣主王慶義略帶傷感地説,由於自己小時候淘氣貪玩,總惹老師們生氣,所有女生都不願和他坐同桌。無奈,老師只好把他安排在教室最後面角落裏的單座。因為學習成績不好,他小學畢業後就沒再念書。“我之所以建這個羣,就是因為對老師和同學們的不捨和思念!”

  直播過程中,一些未到場的同學紛紛留言,與大家互動。

  同學們有一個心願未了

  王慶義説:“全班同學找得差不多了,我們共同的心願是找到敬愛的班主任商靜茹老師!”

  據瞭解,商老師畢業於原瀋陽師範中專,學的是中文專業。同學們都特別愛上她的語文課,尤其是在引導同學們寫作文方面,她有着獨特的教學方法。何鴻生回憶,他之所以日後迷上文學創作,並小有成就,就是因為受到了啓蒙老師商老師的影響。

  “每到節假日,商老師就挨家進行家訪,不管颳風下雨,從未間斷。”劉景文説。

  請您和我們一起幫他們圓夢

  據同學們回憶,商靜茹老師只比同學們大10歲左右,像一位知心大姐姐。

  “一晃與恩師分別52年了,這麼多年來,我們從未間斷過尋人的腳步,但始終沒有她的消息。”同學們説,前不久,他們查詢到目前全瀋陽叫“商靜茹”這個名字的共有3人,但其中一位是90多歲老人,另兩個是年輕人,都不可能是商老師。

  有同學提出,商老師已將户口遷至北京了,目前在北京定居。當日,本報記者與《北京晚報》取得了聯繫,得知具體情況後,對方決定與本報聯動,一起幫43位老同學圓尋找恩師之夢。

  您知道關於商靜茹老師的相關線索嗎?歡迎撥打瀋陽晚報新聞熱線:024-96009-1;北京晚報新聞熱線:010-85202188。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唐葵陽

  北京晚報記者 劉琳 文並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6 字。

轉載請註明: 43位小學同學尋師52年心願未了 老師已80歲(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