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多人中招!一眨眼錢就沒了,這種新盜刷手法太可怕

網絡盜刷手段又升級 個人隱私要注意防護

如今,便捷的網絡讓很多人轉變了觀念,通過綁定各類銀行卡進行線上線下消費交易。可是,隨着新興的支付方式盛行,銀行卡被盜刷的案件也屢見不鮮。最近,又有新的網絡盜刷手段出現了。

6月21日晚上,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這樣一條新聞:海南省三亞市的宋女士,先是在手機上突然收到了幾條短信驗證碼,不一會手機又接到短信,顯示她的銀行卡被刷走了五萬元。經過深挖,警方發現這是一個有着嚴密分工、進行單線聯繫的特大網絡盜刷團伙。不法分子利用了模擬基站信號,通過攔截手機驗證短信的方式,在用户不操作、不配合的情況下,就能順利將其銀行卡賬户上的金額瞬間轉走。

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手機支付為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也隱藏着風險。

市民:“比如密碼被泄漏,通過銀行卡,盜取你的銀行卡信息,然後可以直接盜刷,還有一種通過某軟件,接觸到你信息以後,它也可以盜刷你的銀行卡。”

市民:“應該在付款的時候,不在意刷二維碼的時候,然後可能會把二維碼給你替換了或者類似的問題。”

記者:“您手機上有時候支付時,會收到一些短信驗證碼,對於通過驗證碼來套取您的信息盜刷的事情,您有了解過嗎?”

市民:“沒有。”

採訪中,市民們對於大部分的電信詐騙行為都有所瞭解。可是,對於在一些特定環境下,需要用手機來接收短信動態驗證碼進行安全交易等情況時,大多數人便會不自覺地降低了防備心理。大家普遍認為:自己接收到的短信動態驗證碼就是交易環節中的安全保障。

市民:“(短信)驗證碼一般來説都是發在自己手機上,而且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説這個(短信)驗證碼也會泄露的話,還是會比較擔憂。”

看似安全的短信動態驗證碼如今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他們非法斂財的工具,這對於用户個人而言,重新加強身份和隱私的防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市民:“雖然網絡現在特別發達,但是也有很多漏洞,就需要去完善,注意個人信息透露。比如陌生APP不要隨便註冊,手機號碼不要隨便透露。”

市民:“你看我們騎單車、購物,包括銀行卡的使用,都是在網絡上,看看這些高科技人員,能不能想到什麼更好的辦法,避免類似事情發生。”

市民:“個人的防護意識還是要加強,其次像電信網絡(運營商)這塊,也應該多做一些對市民的防護,還有公安這塊,有網絡監管的民警,應該加大巡視力度,然後還有要對市民提供廣大的宣傳力度,擴大市民的知曉度。”

快捷支付時代 付款需注意

現在,快捷支付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掃一掃便可以付款購買東西已經是常態。但在這麼便捷的支付時代,也會存在一些投機取巧的人來佔便宜。6月21號,二環西路一家服裝店,就遇到了這樣一位客人。

監控顯示,晚上8點57分,一名短髮女客人在店內試衣服。當時服裝店還有其他顧客,老闆吳女士也在來回跑。9點01分,這名短髮女子挑好衣服,穿着新衣服走到櫃枱前,準備付款。

吳女士:“我當時已經看到她拿手機,確實已經寫了一個3在手機上,掃也掃出來了,剛好我就跟另外一個顧客在説話,那個時候我感覺她有點故意的,絕對不是忘了,剛好我電話不湊巧,釦子斷了,掉在這裏,我就彎腰去撿,我就沒有聽到微信支付的響聲。”

吳女士接待完所有顧客後才發現,剛才那名女子並沒有付款。吳女士調看了店裏的監控畫面,發現當時這名短髮女子的手機停留在微信付款輸入密碼的界面,但在她轉身的時候,並沒有完成輸入密碼的動作。她穿着這件白色針織外套走出店門時,還能通過監控看到外套上掛着的吊牌。吳女士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提醒大家,通過掃碼支付手段付款時,買賣雙方最好都當面確認。

吳女士:“我也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醒廣大用户,以後這方面還是多注意。”

記者:馮泰 郭挺 左杭佼 李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2 字。

轉載請註明: 已有多人中招!一眨眼錢就沒了,這種新盜刷手法太可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