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韓國整容套路,背後內幕簡直可怕,一些整形美容中介機構為了多掙錢,通過廣告等方式誇大日韓的技術和效果,招攬很多求美者去海外整形
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丹丹上學期參加一次求職經驗分享會時,瞭解到顏值對女生求職越來越重要。求職季臨近,找工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她覺得“變美”可能會提升自己的求職競爭力。
丹丹一直對她的單眼皮不滿意,想找機會做一下,又不太相信國內整形機構的水平。趁着去韓國旅遊,在導遊的勸説下,她花了2萬多元人民幣,在首爾做了雙眼皮手術。“現在有了雙眼皮,自己的顏值加了分,找工作也更有信心了。”
揭韓國整容套路 背後內幕簡直可怕
像丹丹這樣的出國求美者不在少數。全國工商聯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整形美容業市場規模超過4500億元,增長率為20%,整形美容業已成為國內第四大服務業。然而,還是有許多求美者願意花高價出國整形,特別是去韓國。據韓國官方統計,僅2014年,中國赴韓做整形手術的人數就高達5.6萬。原因何在?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祁佐良分析,一方面,國內專業的整形外科專科醫院和大型公立醫院的整形外科技術水平都很高,但是由於公立醫院的體制特點,沒有市場宣傳,人們對其瞭解很少,不知道公立醫院也有整形科室,甚至認為“美容院”做美容手術是天經地義的事。另一方面,民營醫院為提高經濟效益,從韓國聘請一些醫生進行誇大宣傳,使人誤認為“韓國醫生整形手術做得比中國醫生好”。此外,國內整形美容業發展迅速,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整形外科的行業聲譽。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95%以上的整形美容事故都是由“小作坊”造成的,影響惡劣。祁佐良説:“國內高水平的整形美容醫療機構沒有被老百姓瞭解和信任,大家聽説韓國、日本整形好,就盲目認為所有日韓整形都是最棒的。”
近年來韓國影視劇在國內流行,劇中帥哥美女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這些演員在公開場合不忌諱説是因為整形而變美,國內娛樂媒體爭相炒作,無疑刺激了那些對相貌不滿的人,很多求美者躍躍欲試。
一些整形美容中介機構為了多掙錢,通過廣告等方式誇大日韓的技術和效果,招攬很多求美者去日韓整形。柳紅苗是北京一家公關公司業務員,今年國慶節期間去韓國旅遊,剛下飛機就有中介人員黏上來,説當地的整形美容技術能讓人“換新顏”,甚至“改變人生”。幸虧當地的朋友提醒説,有人因此上當受騙,美容成了“毀容”,柳紅苗才沒跟着去。
背後“套路”知多少
求美者出國整形美容,往往由中介充當翻譯。中介為了快速達成交易,只説效果,不説風險
北京金融行業的白領王小美不久前去日本做了隆鼻手術,但回國沒多久,就發現鼻假體發生移位,鼻子上還鼓起一個小包,她趕緊又去日本做了修復手術。不幸的是,回國再次發生了鼻假體移位,她幾乎要崩潰,不再相信日本所謂的整形專家。後來,她在北京一家大醫院接受了修復手術,終於解決了假體移位的問題。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東院)常務副院長馬繼光是王小美的修復醫生。他認為,從整體來看,日本整形醫生的服務水平較高,但王小美當時找的醫生有問題。馬繼光透露,最近幾年,他記不清做了多少台出國整形失敗又回國修復的手術,而其中以去韓國整形者佔絕大多數。中國整形美容協會2015年公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人赴韓整容事故和糾紛發生率,以每年10%至15%的比例增加。國內整形美容業人士頻頻提醒:出國整形要小心暗藏的“美麗陷阱”。
“不能否認,韓、日等國的整形美容行業有好大夫,但一般人找不到。”馬繼光説,韓國有一些小的家庭式整形美容場所,管理混亂,衞生也不達標,不明就裏的人去做手術,風險很大。更嚴重的是,韓國還存在個別“黑作坊”,沒有醫療美容資質,全院上下幾十人都沒有行醫執照。
我國公立醫院整形美容收費由國家定價,韓國整形美容機構絕大多數都是私營的,很多機構有兩套收費標準,一套給國際患者,一套給本地人。二者的差價很高,最高相差近10倍。越是韓國“小作坊”、黑診所,差價越大,差價就是中介費用。“去韓國整形美容,即使不出事故,也有很大一筆錢被中介拿了。”祁佐良説。
由於語言不通,大部分赴韓國整形者是通過中介完成的,這些中介與韓國非正規的整形美容機構聯繫緊密,而相關機構沒有信譽度,也沒有客源,只能通過中介來招攬生意,中介為賺取高額中介費,肆意誇大手術效果。
祁佐良認為,在做整形手術之前,求美者需將對美的需求充分告知醫生,同時醫生也應該説明手術的預期效果和風險,所以雙方的溝通十分重要。然而,求美者出國整形美容,往往是由中介充當翻譯。中介為了快速達成交易,只説效果,不説風險。“求美者不懂韓語,也看不懂合同裏的內容,一切聽中介的,手術結束,才發現效果與自己預期的不一樣,想修補已經很難了。”
去國外整形美容,一旦出現事故,維權很難。祁佐良分析,很多中國人在國外聽不懂語言,看不懂合同,又不瞭解當地法律法規,不知道如何上訴,多數只能認栽。有求美者在韓國整形後出現醫療事故,只能在整形機構門前鬧,結果被當地警察以影響社會治安為由關起來,吃了很多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