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觀劇報告:《歡樂頌》人物鮮明但不夠立體、討喜 2016.4.27日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歡樂頌》截取了五個女性從成長到成熟的階段,敍述了她們的生活、工作與愛情。很明顯,這是一部羣像戲。《歡樂頌》給這五個女性都貼了標籤,並且貼得很成功。導致這些人物剛一出場,性格就非常鮮明。高知精英卻有點不合羣的安迪,精明世故卻很有義氣的樊勝美,性格温吞卻十分努力的關關,戀愛腦卻對人實在的邱瑩瑩,任性驕縱卻精明能幹的曲筱綃。五個女孩非常具備辨識度,讓人眼前一亮,這是必須誇獎《歡樂頌》的地方。

  然而,人物性格的鮮明,並不意味着人物性格的立體。高級的羣像戲,是能同時展現多個人物的多個層面的,但是《歡樂頌》在一開始貼好標籤之後,故事似乎就開始温吞,節奏就開始緩慢,白開水一般的日常演了幾十集,一開始的驚喜便被磨損殆盡。人物的性格毫無推進、更無發展。情節太平淡,無集中矛盾。很多分明可以製造出矛盾高潮、可以推進人物關係的地方,卻一筆帶過。例如樊勝美替邱瑩瑩出氣,被白主管倒打一耙,抓進警察局,曲筱綃火急火燎地跑到警察局想要搭救她。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事件,也是推進樊勝美與曲筱綃之間人物關係的好的時機:之前她們一直彼此看不起,那麼面對共同的敵人,顯然可以遞進彼此的關係、拉近距離。然而,劇集是這樣呈現的:當曲筱綃到了警局,樊勝美已經自己脱身了。曲筱綃既沒有為樊勝美做什麼,也沒有對渣男白主管做什麼以示懲罰。難道説她來警局就是單純為了接樊勝美回家?觀眾一口氣被吊起來,又被輕輕地放下,好像卯足了勁兒卻打在棉花上一樣憋屈,實在不是好的觀劇體驗。從這裏,從很多地方中都明顯可以看出編劇的功力不足,把控不了矛盾的時機,更寫不來有趣的衝突,導致劇情一直温吞如水。

  一般來説,羣戲有兩種敍述方法,一是類似情景喜劇,一集或幾集裏,有一個集中爆發的事件,圍繞這個事件,眾多人物的各種反應;二是在一段時間內以某個人物為主角,集中描寫,其他人物為輔,下一段時間再換另一個人物集中描寫。不管是集中事件還是集中人物,都不是像《歡樂頌》這樣,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是哪裏。這五分鐘講安迪的工作,下五分鐘就講曲筱綃去醫院泡帥哥,再五分鐘又講述邱瑩瑩在家看成功學,過五分鐘又是樊勝美換衣約會。事件與事件完全割裂,人物與人物之間也無甚牽連,彷彿一盤散沙。

  況且,人物性格的鮮明,不意味着人物性格的討喜。這五個女性之間的相處,沒有讓人感到輕鬆與愉悦,沒有女性間的平等、友愛與尊重——“上層階級”的安迪與曲筱綃,肆意評價嘲笑着另外三個“下層階級”的人,説“不與傻瓜論短長”。你在她們中間看不到所謂的友情,看到的只是安迪與曲筱綃時時刻刻展露的優越感,以及有意無意灌輸的有錢有勢就能解決一切的觀念。所以就當她們是真的友情好了,也是那麼的不真誠。曲筱綃表現尤為明顯,嘲笑樊勝美穿地攤貨,嘲笑關關的努力是無用功,嘲笑邱瑩瑩蠢笨並且為了證明自己的魅力對她的男朋友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對身為精英的安迪卻百般尊敬討好乃至哄騙。當然,階級客觀存在,但如此不尊重、如此肆意妄為地去嘲笑別人的生活,這是曲筱綃這個人物最惹人厭惡的部分。跟這一點比起來,曲筱綃把任性當個性,自私而毫無教養都已經不算什麼了。

  相較曲筱綃,安迪則稍微好一些。然而但凡看過美劇與TVB的就該知道,真正的精英女性不是這樣只會背背數字、開開會議、談談收購、做做PPT,安迪有着“海歸精英”的人設,劇中的刻畫卻過於空洞,而對於她患有心理疾病的描述,更是業餘與臆想;

  “下層階級”中,邱瑩瑩不管工作還是愛情中都過於橫衝直撞,令所有觀眾都不禁為她的智商捉急,恨不得從電視裏揪出來好好教育一頓;關關倒是乖巧,但也是五人之中最平庸、性格最模糊的,彷彿一個背景板,可有可無。所以這五人之中相對最可愛的人物,顯然是樊勝美了。她真實而世俗,她有閲歷有經驗,她渴望金錢、想要嫁個有錢人,卻還保持着小女人的一點自矜。在與其餘幾個女孩的交往裏,她是最真誠的那一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這樣的人物,才稱得上“討喜”。至於劇中的男性角色,更是單薄,可惜了靳東、王凱他們,淪為人肉背景板。人物塑造的問題或許跟原著作者的傾向有關,但在改編成電視劇的過程裏,更多的就該是編劇的責任了。

  任何一個人、一個製作團隊都不會是萬能的,總有擅長與不擅長,《歡樂頌》也許就證明了這一點。既然無數次經驗證明了侯鴻亮團隊在男人戲上的成功與能力,那麼還是術業有專攻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