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
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美麗鄉村,助力農民增收
□本報記者 趙國陸
80畝的黃河共享農莊即將開業、投資3億元的現代農業科技園正在引進、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黨羣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濟南黃河北岸的濟陽區回河街道吳寨村等5個小村莊正在悄然發生着變化。這些變化源自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不到一年,服務隊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
社區黨羣服務中心是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星河社區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麥收過後,吳寨村60歲的村民劉緒芳走進一樓辦事大廳,從6月開始就能順利領取養老保險了,在以前得帶着身份證和銀行卡,跑到5公里以外的回河街道辦理,如今社區1018户居民跟她一樣,大事小情在家門口的這座樓裏都能辦了。
在去年7月份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來之前,這個黨羣服務中心是一棟閒置的空樓。“鄉村振興關鍵在於五大振興: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我們通過走村串户調研發現,開展工作必須從黨建引領入手。”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委辦公廳一級調研員、省委保密辦(省國家保密局)檢查處處長趙雷説,村鎮一級黨建工作還有一些短板,要從建設過硬村級黨支部入手。基層缺乏黨建陣地,有的村仍習慣在村幹部家開會,服務隊決定先做個樣板,拿出一個黨羣綜合體的建設方案,與街道辦事處共同把面積2800平方米的閒置樓打造成社區黨羣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社區食堂、四點半課堂、科普體驗館……和居民密切相關的一切一應俱全。
星河社區黨委副書記曲麗娟説,5月份,服務隊邀請了省中醫的專家,在黨羣服務中心為居民舉辦了公益義診活動和防疫知識普及講座。
最具特色的是黨性體檢中心,集黨性健康體檢、黨性健康預警、黨性康復治療、黨性教育提升為一體,這是濟陽首家黨性教育培訓基地,也成為省委辦公廳“黨羣工作聯繫點”。
説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趙雷説:“我們重點幫扶的五個村,最迫切的任務就是給他們找致富的產業。”服務隊經過實地調研,認為黃河岸邊的這些村莊,應該做好黃河文章,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黃河大堤外的吳寨村閒散荒地多,第一塊試驗田80畝的“黃河共享農莊”在這裏迅速開工,河堤下的撂荒地上建起了竹屋、籬笆、棧橋、長廊,田園風十足的家庭農場裏,成畦的蔬菜、瓜果長勢正旺,大片的紅花即將進入盛花期。40多歲的閆於英每天按點來農莊上班,還不耽誤接送上學的孩子,目前有20多個村民像她一樣在這裏領工資。
“這個項目全靠服務隊給出主意、拿資金,上了全自動灌溉系統,種啥都不用愁。”村支書趙吉慶説,正式開張後,將按畦向城裏人出租,村民代為打理。“服務隊建議村裏後期再利用楊樹林經營農家樂,發展農事體驗、親子採摘為主的特色鄉村旅遊。”
除此之外,回河街道落地吳寨村的一個大項目已經簽約,江蘇綠港集團計劃投資3億元建設現代農業綜合體;不遠處的舉人王村也有一個大項目“正在路上”,依託該村的省級文保單位盧氏故居,準備引進一個大型康養文旅項目。
回河街道小安村的村支書白寶玉每到夏季就犯愁,雨水一大村裏的排水系統就倒灌,村民沒少抱怨。服務隊來了之後,藉助爭取到的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更換了1000多米的大口徑排水管。同時,為全村166户村民免費安裝了自來水,村裏年久失修的水泥路翻修一新,並整體綠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後,鄉村振興服務隊又開始考慮如何念好“致富經”,小安村的“老白家包子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有18家經營業户,在當地頗有名氣。服務隊計劃嘗試“黨支部 合作社”的模式,藉助電商、直播等打造“舌尖上的小安”。
“鄉村振興服務隊來了之後,俺村的集體收入翻了一番,去年到了30萬,今年爭取能過50萬!”趙吉慶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