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評論|“三舉措”保障扶貧農產品銷售
作為脱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幫扶單位帶頭參與的消費扶貧切實推動了貧困地區產銷對接,給鄉親們的脱貧吃下了定心丸。然而,部分扶貧農產品過於依賴幫扶單位“包銷”,自身缺乏市場競爭能力,還可能被無良商家“薅羊毛”。全面脱貧在即,“照顧式”消費扶貧逐步退場,扶貧農產品銷售應創新思路,開拓穩脱貧需要的產品銷售之道。
農產品銷售可能是一些貧困地區的主要經濟來源,今年是脱貧攻堅之年,所以保障農產品的銷售是當務之急。不僅要堅決打擊扶貧農產品市場中“魚目混珠”的現象,更要完善扶貧農產品銷售機制,創新消費模式,使扶貧農產品走向廣大市場。
杜絕“魚目混珠”現象。近年來扶貧農產品關注度高,幫扶單位採購量大,還有人專門買扶貧農產品獻愛心。我國並沒有對扶貧農產品進行明確的界定,因此有些商家拉上一兩個貧困户入夥,或者從他們手中收購一點農產品,就可借扶貧農產品之名,銷非扶貧農產品之貨,打着扶貧農產品的旗號坐地起價,其產品銷量一路上升。部分商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會抹黑消費羣眾對扶貧農產品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嚴重影響了真正的扶貧農產品的銷售。因此,扶貧農產品認證體系規範化建設是一大急務,從根本上保障扶貧農產品的銷售途徑,保護扶貧農產品市場。
讓扶貧農產品走出“大山”。部分貧困地區生產的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不佔優勢,無法打開銷售渠道。有優質農產品的地區,又由於沒有良好的道路運輸系統,產品“走出去”難成了農產品銷售的一大難題。全國政協委員劉延雲建議,政府應提供資金和政策傾斜,引導更多物流企業在貧困地區關鍵物流節點新建、改建現代化倉儲流通體系,提升物流能力,減少貧困地區生鮮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有效提升品質和價格競爭力。
創新消費模式,讓農產品與消費者“面對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建議,推廣“農户+經銷商+消費者”超短供應鏈模式,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精準對接,在產地完成農產品集聚、分級、加工、包裝,直接發貨至消費者。同時,還可以依託銷售地直營店、前置倉、融合體驗店等多元新渠道,將扶貧農產品推廣至更廣闊的消費者羣體中間。此外,貴州省世紀城街道積極整合區位資源、搭建平台,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直銷會不僅能讓廣大市民購買到品類豐富、價格實惠的全省特色農產品,還能為扶貧助農貢獻一份愛心,助力決戰決勝脱貧攻堅。
今年是脱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保障好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途徑與環境,就是保障貧困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為人民謀幸福是黨一直在遵循的使命。
(文/周榮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