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人,你腦海裏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
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是枝裕和的電影裏説:並不是隻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
大哥凌霄:妹妹意外去世,爸媽每天爭吵不停,最終爸媽離婚;小哥賀子秋:爸爸不知所蹤,媽媽借了錢遠走高飛,被李海潮好心收養;妹妹李尖尖:媽媽孕期因肺動脈高壓去世,父女倆經營一家麪館相依為命;
於是,三個沒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性格迥異的爸爸,搭夥成了一大家子。
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説:“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
跟着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或許也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1父母吵架,最大的輸家是孩子
凌霄的妹妹去世後,母親陳婷性情大變,幾乎每天都與丈夫吵架。
父母一吵架,凌霄就坐在門外樓梯上,拿着一本書,聽着摔東西的聲音。
如果不是遇上了活潑開朗的李尖尖,凌霄大概會一輩子孤僻下去。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都不理解,所以無所顧忌地當着孩子的面爭吵。
其實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越是小的孩子越會察言觀色。當家長不懂得管理負面情緒,孩子也會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父母猙獰的面孔、耳邊刺耳的謾罵,都可能成為孩子的陰影,伴隨他的一生。
即使長大後,家長再多的反思與道歉,都無法彌補和孩子之間的裂縫。
2
缺愛的人,都在被迫懂事
賀子秋,大概是全劇最讓人心疼的一個孩子。
爸爸想要打掉他,媽媽賭氣生下他後又拋棄,外婆和二姨也養不起他。
被李海潮收養後,他半夜起來在廁所洗衣服,到廚房幫廚掃地,明明最愛吃糖醋排骨,卻説“爸,我不愛吃肉,就愛吃青菜。”
來麪館吃麪的婆婆們故意逗子秋,説他不好好表現,不聽話你爸就把你送走。
本來就敏感自卑的子秋,一下子就紅了眼眶。
李海潮蹲下來温柔地告訴他:“爸不會給你送走的,哪都不去,就在爸身邊。你跟小尖一樣,都是爸的孩子,爸怎麼捨得送走呢?”
那一刻,真的又戳淚,又暖心。
被所有親人拋棄的子秋,全部的底氣就是那句不會送他走吧。
慶幸的是,儘管原生家庭給子秋帶去了無法磨滅的傷害,他還是被李海潮一家治癒了。
看着長大後的子秋變得開朗健談,一條彈幕感慨道:“到底有多少的愛,才能成長得這麼好。”
3
過於強勢的母愛,會讓孩子失去主見
齊明月是李尖尖的高中同學,不僅是學霸還是班長,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秀、舉止得體、懂事、聽話……
可是這個高分學霸的內心深處也有自己的隱痛。
明月的媽媽對她要求格外嚴格:
干涉她的朋友圈交際,不允許和差生交朋友;
否決孩子的意見,然後再責怪她沒有主見;
就連長大工作後,女兒穿衣打扮都要指點。
媽媽的長期控制,磨平了明月的性格,使得她越來越沒有主見。
大到高考志願,小到飯局點單,媽媽説東,她絕對不敢往西,只是一味地順從。
“我都不知道我想當律師,是我媽想讓我當律師”。
多麼讓人唏噓的一句話!
強勢的父母,養不出自信、有主見的孩子。
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自由呼吸的空間,孩子才能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4
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李尖尖就屬於前者。
每天跟在凌霄屁股後面,愣是用自己的熱情,融化了凌霄堅硬的內心;
小時候一遍又一遍把子秋的行李箱往外丟,長大後卻一起同仇敵愾。
這個被寵愛大的孩子,無論怎麼惹禍闖事,身後都有4個男人為她兜着。
她有最好的童年,也有最安全的精神世界。
真讓人羨慕啊。
5
好父母,是試着當出來的
李海潮,大概是這個夏天最温暖的男人了。
不僅做得一手好飯菜,也用善良和無私照亮三個孩子一生的道路。
可現實中真的有他這樣的人嗎?
有,很少。
大部分的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也不懂得如何用温和的方式引導孩子。
他們的教養方式,簡單而又粗暴。
可其實,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是由他們童年的一件件小事組成的。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很難,但其實,在做爸爸這件事上,李海潮並沒有立下高言大志,而是一步步嘗試着行動。
所以,別總想着當一個好父母,要“試着”去當一個好父母。
6
孩子是最單純的,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
凌霄的媽媽回來後,把生活攪得天翻地覆。
李爸心疼凌霄整夜整夜地失眠,變着花樣給他做好吃的。
就這樣,外婆還説:“李海潮之所以對你好,是因為你爸爸給他錢了。”
媽媽陳婷也質問:“李海潮有沒有把錢都用在你身上?”
可是凌霄毫不遲疑懟回去:“李爸把我當親兒子照顧,我也會把他當親爸。”
小孩子才沒有成年人間的算計,誰對自己好,孩子心裏都知道。
不是隻有血緣關係,才能叫家人。
互相依靠、用心對待,一樣也可以成為一家人。
7
孩子身上的每個發光點,都離不開父母
李尖尖身上的每個發光點都可以在爸爸李海潮的身上找到痕跡。
李海潮在同時失去妻子和兒子後,沒有被孤單和傷心打敗。他給了李尖尖十足的愛,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把麪館打理得風生水起,對街坊鄰居一如既往的友好豁達。
他的愛與擔當造就了李尖尖的樂觀與善良;他的默默承受教會了李尖尖堅持與仗義。
李海潮包容了女兒的不完美,允許女兒發展興趣,並由衷地為女兒的木雕得獎開心不已。
他的寬容,給了李尖尖不懼風雨的強大內心;他的支持,給了李尖尖追夢的底氣。
哥哥們突然離開,李海潮心有不捨,但他知道尊重孩子的選擇。
街坊們議論他養了兩個白眼狼,但他理解孩子的苦衷,他心疼,他信任,所以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説一句為難孩子的話。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操控、不是刻畫。而是讓孩子一想到父母,內心就會充滿力量,充滿温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並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8
成長,是不斷和解的過程
劇裏有一個場景:凌霄的親生母親出車禍癱瘓,外婆也因病去世了。
接到電話的那一刻,他怔住了,也就在那一瞬間,這個猶帶稚氣的少年突然明白了生活的重量。
也許成長往往意味着責任,於是他選擇回到親生母親所在的新加坡,照顧這個對他而言“生而不養”的女人。
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在他人的愛中治癒傷痛,但迴歸到最後,似乎總要用自己的力量與這些傷痛和解。
記得《請回答1988》裏面德善爸爸對她説的一句話:“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子女,正如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
成長的那一瞬間,也許就是我們發現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家庭。然後與自己和解,與父母和解,與世界和解。
和解不等於“原諒”,但它意味着放過自己。
很多人喜歡這部劇,是因為這部劇裏看到了自己夢想中童年的模樣。
瑣碎但不失温馨的日常,細膩但不失煙火氣的生活。有過爭執和吵鬧,但温暖和歡樂始終伴隨家人左右。
在這種温暖有愛的環境長大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多風雨,也有底氣迎難而上。即使受傷之後,也能心懷暖陽,耀眼存在。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誰是完美父母,可以保證給孩子一個和諧有愛的環境。
但孩子的成長之路,何嘗不是父母修行之路。
願你我,都能成為李爸這樣的父母。
編輯:沈湫莎
責任編輯:顧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綜合參考小十點、北辰青年、女兒派等。圖丨中國教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