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曆史上最猛烈的“司法風暴”雖撼動了政治派系根基,面對“三星共和國”這一級別的財閥,仍顯得無可奈何。
▲今年1月18日,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抵達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圖片來源:新華社
文 | 陶短房
8月9日,韓國法務部宣佈,三星電子副董事長兼CEO李在鎔因“光復節大赦”,將在13日獲得假釋。
“假”釋與“真放”
2017年2月17日,時年48歲的李在鎔被控行賄、作偽證,包括向前總統朴槿惠密友崔順實控股的基金會注資近70萬美元,以換取朴槿惠支持三星旗下子公司的爭議性併購。李在鎔被韓國首爾地方法院宣佈逮捕,同年2月28日被正式起訴。
同年8月25日,首爾地方法庭判處李在鎔5年徒刑,翌年2月5日減刑至兩年半並緩刑4年,李在鎔當庭獲釋;2019年8月29日,韓國最高法院裁定,李在鎔行賄指控“發回二審法院重審”;2021年1月18日,首爾地方法院再次改判,李在鎔兩年半徒刑變為實刑,他當庭重新被捕並送回監獄;2月17日,韓國法務部宣佈,李在鎔服刑結束之日起5年內不得在三星集團內工作。
韓國光復節始於1945年,每逢光復節,韓國法務部都會大赦一批在押犯,以示“普天同慶”。2020年,韓國法務部大赦了600多名在押犯,而今年這一數字增至810名。韓國法務部在大赦聲明中稱,李在鎔“在獄中表現良好,且公眾假釋李在鎔意願強烈”,加上他“已服滿規定刑期的60%,符合韓國假釋條件”,因此“在全面審查後作此決定”。
然而,李在鎔的官司遠未了結:8月12日,即假釋前一天,針對三星生物製藥部門39億美元會計欺詐指控的相關訴訟在首爾地方法院開庭。有司法界人士認為,這一訴訟系三星方面為爭取李在鎔早日獲釋而主動挑起的“欲縱故擒”保護性訴訟。正因如此,部分反對李在鎔獲釋者不無譏諷地表示,這一次李在鎔可是被“真放”,而不是“假”釋了。
弦外之音與法外之意
僅從司法角度看,李在鎔的假釋充滿爭議:民調數據約70%受訪者支持假釋李在鎔,但這並不構成假釋一名在押犯的充分條件。“獄中表現良好”云云,更是“口説無憑”,真正的剛性指標在於,要達到“服滿刑期五分之三”這個“硬標尺”。
然而,李在鎔於2017年8月25日被判刑入獄,翌年2月5日就因改判緩刑獲釋,直到今年1月18日才還押。這位本應在獄中服刑30個月的三星集團實際頭號人物,只在大牢中蹲了不足13個月。
李在鎔被戲稱為“三星共和國”的韓國第一大財閥——三星集團實際頭號人物,是因為他的父親李健熙於去年10月25日因病去世,如今三星集團各項要職雖都有人補缺,但實際上家族成員互爭雄長,導致羣龍無首。
韓國自光復以來一直飽受財閥政治困擾,幾大財閥聯合把持整個韓國經濟命脈。其間,轟轟烈烈的“反貪腐”、“反財閥”運動最終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民主化後大多數總統出身平民,不但奈何不得財閥,反而成為其鬥爭的犧牲品。
導致李在鎔鋃鐺入獄的“閨蜜門”關聯案,牽扯到韓國前總統朴槿惠本人的刑事案件。朴槿惠上任之初同樣高喊“經濟民主化”、“去財閥化”口號,結果卻是反諷的——李在鎔已兩度出獄,朴槿惠卻同大多數健在的前任總統境遇一樣,仍要“把牢底坐穿”。
宣稱“結束財閥時代”的現任總統文在寅“司法風暴”的標誌性成果之一,就是李在鎔案的“回頭審”,以及此後將緩刑的李在鎔重新送回監獄。但如今,李在鎔再次被“假釋真放”表明,韓國曆史上最猛烈、堅決的“司法風暴”可以撼動此前難以動搖的政治派系根基,卻依舊對“三星共和國”這一級別的財閥奈何不得。
“三星共和國”作為“財閥中的最大財閥”,獨佔韓國經濟比重1/5,經營範圍覆蓋各領域。分析家指出,由於三星等韓國財閥在韓國盤根錯節,各行各業和千萬民眾都不由自主成為“利益攸關方”,就業、生計、行業、交易關聯等方面,都不免與“三星共和國”一損俱損。
三星集團自李健熙、李在鎔父子和多位李氏家族要員深陷各項“官非”後,屢屢擺出一副“躺平不幹”的“苦肉計”姿態,營造“李在鎔不出獄其奈蒼生何”的有利氛圍。財閥聚集的韓國工業聯合會則扮演了“撈人”的中堅角色。而美國朝野和跨國公司則唯恐三星在美設芯片工廠的百億美元級新投資泡湯,近來一直不遺餘力遊説文在寅政府“高抬貴手”。
一是考慮到三星繼續“躺平”,會危及韓國經濟競爭力、就業形勢和國際關係;二是“司法風暴”遇阻,執政黨在此前地方選舉中遭重挫,下屆大選在即,文在寅也不得不考慮更多。這種背景下,“程序有破綻、過程有疑問”的李在鎔“假釋真放”就成了事實。
▲2020年6月8日,李在鎔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準備出庭。圖片來源:新華社
樹欲靜而風不止
文在寅及執政黨的本意是將李在鎔與其他809名在押犯混雜在一起釋放,這樣顯得低調、不引人注目。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眾多支持嚴懲財閥,反對財閥把持韓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團體羣情激憤,他們指責文在寅“虛偽”、“表面高呼民主,實則向寡頭妥協”。
這些團體多為文在寅及執政黨的傳統核心支持羣體,出於對李在鎔獲釋的不滿,他們大有遷怒於執政黨之勢,如名為“人民團結參與民主”的組織負責人金珠浩就表示,鑑於李在鎔的“不當獲釋”,他們將在大選時“重新考慮”對執政黨的支持。
不少司法專家和政治評論人士擔心,李在鎔短短几年刑期判了改、改了判,放了捉、捉了放,會給國內外民眾以“韓國司法總有例外”的強烈印象,從而嚴重動搖韓國司法體系和韓國政府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三星共和國”未必會“見好就收”。李在鎔和三星拒絕承認任何指控,“翻案”動作層出不窮。不僅如此,李在鎔“不許在三星集團內任職”的5年“禁足令”仍然有效的情況下,三星集團此後不論陽奉陰違、“垂簾聽政”、公開要求法務部長“特批”,或再玩“躺平要挾”故技,都可能進一步刺激已因李在鎔假釋高度敏感的公眾神經,讓大選前後的韓國政治、社會局勢平添更多變數。
特約撰稿人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李瀟瀟
實習生 | 韋英姿
校對 | 劉軍